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五十五节 墨家复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年时间,墨社就已经出现在了关中四十八县中的十二个县。

    而华阴、槐里、鸿固原和武城,几乎全县沦陷,所有的亭里,都有墨社的组织。

    地方官诚惶诚恐的向上面报告,他们所见的一切。

    农村的百姓,开始有了除官府外的组织。

    许多地方的百姓,一家有难,全村帮忙,一人得病,看望的人,从村头能排到村尾。

    有人去世,必全村发丧,老少皆哀。

    一到农闲之时,不用官府组织,自己开始修渠道,凿水井。

    官府刚刚来村里露布下张贴鼓励安装水车的公文,走到村口,就看到,已经有好几台水车轱辘轱辘的在村头的河岸边运转起来,还有更多的水车,正在等待安装。

    村里的卫生非常整洁,所有垃圾,全部被集中运到村外的空地掩埋。

    人们挖掘河里的淤泥,对农田堆肥。

    交税的时候,税吏到村里查验和校对亩产。

    农民早就准备好了秤杆在等着过称。

    有人想要多收或者使些手段盘剥。立刻就有赤脚的墨者,拿着户律找上门来讲道理了。

    官僚们对这一切无比恐惧,无比害怕。

    就连刘彻都吓坏了。

    他根本没想过,墨家的战斗力。能有这么强。

    刘彻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秦国人口不过几百万,却能动员起数十万的大军,甚至进行长平之战那样可怕的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会战。

    墨家,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浪漫主义思想派系。

    兼爱非攻。尚贤尚志、节用明鬼,也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与贫乏的字句。

    他们的背后,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

    在墨翟时期,墨家的墨者们,就已经实践自己的理念。

    战国数百年,墨家一直在进步中实践、调整自己的理念和思想。

    时光流转,直至今日。

    在刘彻的扶持下,墨家再一次开始绽放那只属于它所有的独特的光辉。

    特别是白纸的出现,让墨家的许多理论与思想,不再受到限制。

    因为。廉价、便捷和易于书写保存的白纸,给了墨家的思想与理论,迅速扩散的支。

    而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他们能大规模的印刷他们的思想、典籍甚至是计划。

    在墨苑,他们是科学家,兢兢业业的推动技术发展,出了墨苑,这些家伙就摇身一变,成了社会活动家。

    在刘彻看来,这些家伙。简直跟苦行僧一样。

    所有墨者,不分职位高低贵贱,清一色的赤脚褐衣,平时。最多穿一双草鞋,过着极为清苦甚至可以说是自虐的生活。

    刘彻曾经以为,这样的墨家,注定了,不可能得到发展,更不可能形成什么势力。

    但。现在,刘彻知道,他大错特错了。

    墨家的眼光,从来就没放在上层的贵族和富裕的地主官僚那里。

    他们知道,自己的思想与理念,不可能得到上层的认可。

    从墨翟开始,墨家的发展方向,从来都是社会的最底层。

    那些一无所有,不得温饱的穷人。

    那些在刘彻眼中的缺和不足,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和百姓哪里,却成了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热情与斗志,鼓舞他们的明灯。

    墨者们,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用事实,用一起劳动,用一起工作,说服了百姓。

    得到了墨者帮助和好处的百姓,自然而然,就会亲近、信赖和相信墨者。

    墨者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儒家老爷,也不是时刻板着一张脸的法家明府,更不是袖手旁观,感慨春秋风月的黄老派勋贵。

    他们跟百姓一起劳动,用实际行动,告诉百姓,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才是最佳的选择。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这句话,在有了墨者们的努力后,就不再是一句空洞无神,没有营养的口号。

    而是一句实实在在,拥有了强大力量和影响力的思想旗帜。

    刘彻现在确信,只要统治者不迫害不打压不钳制,迟早有一天,墨者的思想,会碾碎儒家,打垮法家,击碎一切。

    只是,这个时间跨度,可能长达数百年。

    至少在,在短期内,墨家还无法在意识形态以及主流价值观方面,形成对其他各派的压倒性优势。

    反而,可能因为墨家的某些行为,导致主流社会反攻倒算。

    作为皇帝,刘彻对于墨家忽然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颇为震惊。

    震惊之后,是恐惧。

    墨家的行为,让刘彻毛骨悚然。

    一个强大的组织,一个坚定信念的团队,团结下层,用科学和道理以及行动武装自己,这是什么?

    “一个幽灵,盘踞在长安的上空?”

    若非他是穿越者,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取缔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