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二节 匈奴体系 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之军,这是匈奴唯一一次,征服敌人后,废其王室,以单于子代之的例子!”

    听到此话,刘彻也头,道:“孟舒公,朕记住了!”

    乌揭这个部族,刘彻并不陌生。

    在将近三十年前,也就是汉匈河南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匈奴的老上单于,写了一封看上去温良谦恭,实则杀气腾腾的国书。

    在那封国书中,老上就得意洋洋的对汉室夸耀他的武功: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乌孙、呼揭、楼兰及其旁二十六国,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能被老上单于将之于乌孙、楼兰这两个强国并列,而不是划入‘其旁二十六国’之中,这呼揭族的力量。再怎么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更别说能让老上这等人杰,都觉得棘手,难以处置,必须用自己儿子去坐镇。才能管辖和约束的部族。

    恐怕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说不定,是一个比猎头族还恐怖的野蛮部族。

    而刘彻不清楚的是,这个呼揭族,比他想象的还要生猛。

    在历史上,匈奴在后期出现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

    而呼揭王就是这五单于之一。

    但他不知道。所以,也只是将这个事情在心底记下来。

    而魏尚此时却走回自己的坐位,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坐下来,对刘彻道:“至于陛下所问匈奴诸族之关系,老臣所知,也不是很多,只知道,匈奴国中,有两派势力。主张南下侵汉之幕南部族,与主张西进之幕北诸族,两派彼此斗争了数十载,三岁前,军臣单于发动政变,血洗了幕南派,杀了其领头的右贤王,放逐和流放了大批与右贤王亲密的贵族和将领,因其杀戮太甚,引得国中贵姓者如兰氏、须卜及呼衍氏族等不满。于是军臣不得不立右贤王之子伊稚斜者为日逐王!”

    “军臣连右贤王都杀了,还会怕几个贵族?”刘彻有些怀疑的问道。

    须卜氏和呼衍氏的匈奴人,刘彻都见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魏尚笑了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匈奴国中,除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外,其余官职,如左右大将,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世代皆出自须卜、兰氏以及呼衍氏三姓,此三姓之力,不下于挛鞮氏,且其族众散布于匈奴所属各部,世为贵族,执掌大权,便是单于,也要考虑此三姓之立场!”

    挛鞮氏,刘彻当然知道是谁。

    匈奴的王族,单于家族,就是以挛鞮为姓。

    听完魏尚的描述,刘彻已经大概清楚了匈奴的权力构造了。

    简单的来说吧,匈奴与其说是一个部落联邦组成的帝国,倒不如说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利益综合体。

    单于庭跟它下面的其他部族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君臣,倒不如是老大跟小弟之间的关系。

    这个松散的帝国体系,是藉由匈奴的强大军队和冒顿老上以来的赫赫声威,才团结到单于庭这边的。

    看似单于号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实则单于的王座,是建立在沙丘上的。

    松散的联盟,异常的脆弱。

    而单于庭方面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地位,又对下面的部族,横征暴敛。

    用一句中国的成语来形容此刻匈奴帝国的处境,那就是:天下苦匈久矣!

    只要有人站出来,打起反匈奴的旗帜。

    刘彻相信,响应者肯定会有无数。

    历史上,当汉军北上的时候,无数的来自匈奴国内的各个部族的年轻人,自带干粮和装备,争先恐后的加入汉军。

    甚至,有举族来投的例子。

    只能说,匈奴人到底是文明层次太低了,凝聚力和同化能力,差到无以复加!

    这要换了中国,别说六十年了,二十年就能让整个草原的所有部族都确信,自己就是黄帝之后,颛顼氏啊青阳氏啊什么的嫡系子孙。

    可匈奴呢?

    在草原上称霸称霸了六十年,却一个部族也没有同化。

    甚至各部族的信仰与习俗,都相去甚远。

    不过……

    这对刘彻来说,是好事情!

    匈奴要真有那个同化能力,对刘彻反倒不利。

    “朕要不要给匈奴人加药?”刘彻在心中琢磨着。

    现在,直接去跟匈奴人刚正面,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但是,代理人战争什么的,却不妨玩玩。

    尤其是现在匈奴人跟乌孙人在西边斗牛。

    汉室虽然没办法直接支援乌孙人民反抗匈奴暴政的伟大运动,但是,还有中间商嘛……

    譬如说,这次乌孙跟匈奴发生战争的消息,从哪里来的?

    刘彻可不会相信是东胡王卢它之打探来的。

    卢它之要有这本事,也不会搞得历史上,狼狈的逃回长城之内,回长安坐起富家翁。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想借此诱惑汉室下场,给军臣的背上狠狠的扎上一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