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二节 庙算(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又赚回了一倍于此的资金。

    虽然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但,这一都不妨碍周亚夫跟刘彻伸手要钱。

    刘彻当然也不是什么守财奴。

    事实上,历史告诉刘彻,战争虽然大多数时候会拖累经济,但有时候,却会发生战争经济盛世。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必然会带动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甚至促进整个社会革命。

    历史上,小猪统治时期的对匈奴战争,虽然耗尽了汉室的国力。

    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正是战争,使得中国彻底进入了铁器时代,汉武之后,全国主要地区,基本实现了铁器化,并彻底淘汰了青铜器。

    同样也是战争,迫使北方的农业不得不放弃粟米作为主要粮食,转而发展小麦种植。

    那还是在无意中造成的。

    如今,通过提前布局和统一部署,刘彻确信。这场战争,最起码在爆发前和前期,可以成为汉室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动力。

    “朕会让少府每岁额外列编战争经费,明岁开始。至少增加三万万钱以上的训练经费,另外还将下拨至少两万万钱的换装经费!”刘彻淡淡的道:“还有,新化的鱼干,朕将会下令,大半充作大军食用之费!”

    一口气就是五万万钱以上的军费增长。

    这个好消息。差震得周亚夫都有些站不稳了。

    要知道,过去,全年的军费,可能也不过如此了。

    汉军,目前实行的是征兵制,所有兵源皆来自于义务服役的百姓。

    在士兵的俸禄上面的开支,几乎无限接近于零。

    也就是今上登基后,开始关注起了基层士卒的待遇问题。

    先是下诏,增加士卒每日供给的粟米数量,同时还增加了每月五到数十钱不等的所谓津贴。

    其中地方的驻军和非野战军团。每人每月能拿到五钱的津贴,而长城驻军、边关驻军和野战军团的军人,则会视战兵、辅兵的不同,得到十五到四十钱的津贴。

    这些津贴全部都是走的少府的帐,由兰台尚书、谒者和侍中联合监督,每半年,集中发放一次,地方驻军,由当地的监察御史联合军队的主官,共同名唱诺。逐一发放,而野战和长城、边塞驻军,则是由兰台的尚书和当地的郡守、将军主持发放。

    不单士卒有补贴,军官们也有所谓的津贴。

    从伍长开始。在其原本的俸禄外,视其等级,给予相应的津贴。

    正是这两个政策,让今上彻底收拢了天下军心,下面的士卒对今上真是感恩戴德,感激不已。这也是为什么前不久列侯串联。雷声大雨小,被天子无压力碾压的缘故了。

    仅仅是这两个政策,少府在过去两年,就支出了将近八千万钱的津贴和数百万石粟米的补给。

    但周亚夫和大多数的两千石以上朝臣,心里都清楚,这些钱哪里来的……

    天子即位以来,抄没的那些犯官、豪强以及大商贾的家产,还有各路商贾的捐献。

    其中宣曲任氏一家,就给天子贡献了接近五千万钱以上的资产和超过三千金的黄金。

    换句话说,天子的内库其实压根就没怎么支出。

    花的都是犯官和罢免的列侯以及抄没的商贾的钱款。

    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今上似乎很擅长玩类似的手段。

    譬如褒斜道工程,花的是外戚程郑氏和卓氏的钱,长安到函谷关的轨道马车工程,用的是雒阳师家的捐款,就连龙首渠,特么也是花的抄没的那几个倒霉蛋的钱。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老刘家还真是一脉相承,今上更是青出于蓝的刘氏好传人。

    这节操都已经掉的满地都是了!

    只是,这样终究不长远。

    直到盐铁官营和五铢钱官造后,大家才知道,今上早就想好了后续。

    既然天子如此阔气,周亚夫也不想跟天子客气,当下立刻就拜谢道:“陛下慷慨,臣谨谢之!”

    “丞相……”刘彻却笑着站起来,问道:“按制,国库是不是也要负担一部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内库来开销吧……”

    周亚夫瞬间就脸色铁青了起来。

    国库?!

    国库能有几个钱啊!

    汉家税赋原本是国家和天子内库六四分成。

    税归国家,赋为天子。

    可今上上台后,少府的内库赚的钱,比起国家收到的那田税和商税,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单单是一个盐铁官营的利润,未来就很可能超越田税,成为国家的第一大财税来源。

    强行压抑着心中的不满,周亚夫犟着头道:“陛下,国库拮据啊,每岁田税,本就不多,又要供给朝野百官俸禄,天下士民赡养,今岁江都风灾,更是将国库掏空,计曹令吏。已经跟臣哭诉过许多次了……”

    “那就加税啊……”刘彻图穷匕见,露出自己的目的:“加征矿税和车船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