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二节 影响(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其中包括给她当奴仆的义务和为她去死的义务。

    当年殷商灭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宁愿活活饿死,就是这么个道理。

    将这套道德伦理观,套到东胡王卢绾和他的儿子卢它之身上后,就变成了:卢绾背叛刘邦,投奔匈奴冒顿单于,所以,卢绾负有对冒顿忠诚和卖命的义务,并且在同时,匈奴单于拥有对卢绾与他的后代和部曲随意处置的权力。

    让他死,他就要死,让他生,他就要生。

    别说是卢它之背叛了匈奴了,就是没有,匈奴单于也理所应当的可以决定他与他的部族的一切。

    而且,在理论上,汉室并没有任何插手和非议这个事情的权力。

    不过,什么是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就是颠倒黑白,无视规则,指鹿为马,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切只为自己。

    这位汉使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

    但,帝国主义,并不需要去学习和练习。

    只要国家强大起来。并且统治者不是怂蛋,下面的官员,自然就会懂得怎样耍流氓。

    所以,这使者也就微微尴尬了一下。然后答道:“左大将有所不知,卢逆和贵国的东胡王,虽然背弃祖宗宗庙,投奔贵国,但终究。他们也是诸夏苗裔,魏公不敢不管,不然,天子震怒,吃罪下来,我们担当不起……”

    使者的话,呼衍当涂自然是一句也不肯信的。

    但如今,形势比人强,汉朝强势,他自然也只能笑笑。

    不过。这使者的态度和云中郡魏尚的态度,却让呼衍当涂和他的主子看到了一丝机会。

    他们终于醒悟过来了,自己,并非全无筹码。

    至少,他们的手里,还捏着很多过去从汉朝投奔匈奴的降臣叛将以及过去数十年从汉朝劫掠来的人口。

    那些降臣叛将,或许中国的皇帝不会去管他们死活。

    但那些被匈奴人劫掠来的百姓,汉朝皇帝不会管吗?

    军臣觉得,他应该是会管的。

    不然,就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子了。

    而此刻。呼衍当涂心里,更是清楚无比:汉朝皇帝连东胡人的死活,都要管一管,那些被劫掠到匈奴的汉朝百姓。他肯定会管。

    而且,是必须管!

    过去五十六年,匈奴从长城边塞,劫走的汉室百姓有多少?

    反正呼衍当涂是数不清楚的。

    这些被匈奴人劫掠到草原上的奴隶,如今,已经被转卖到了整个大草原。

    仅仅是在单于庭。就有两三千这样被从汉朝劫走的人口。

    有了这些人在手里面,呼衍当涂觉得,汉匈谈判,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甚至,还可能从汉朝那边敲一笔钱。

    这样想着,呼衍当涂就故意说得:“贵国陛下竟如此厚爱自己的百姓,真是让我颇为感动……”

    “这是自然!”汉使骄傲的说道:“我主圣天子,为天下诸夏之民父母,以作天下王,乃上帝所降之诸夏保护者!”

    经过即位四年的表演和一以贯之的宣传,如今,在长城边塞附近,刘彻已经将自己的诸夏保护者的形象,深深的传播到边塞军民的脑海和思维中。

    这是一种代价轻微,但效果非常好的宣传方法。

    当百姓知道,自己的君王是自己的保护人后,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拥护和拥戴这位君王——哪怕,他们从未见过这个君王。

    正是如此,刘彻的地位,才会变得如此稳固。

    朝野内外,诸子百家,全部都要跪舔和逢迎。

    甚至,不得不为了他的喜好,而改变自己学派的某些理念和观。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样的宣传,固然能让汉室获得军民百姓的认可和拥戴,但也给了其他敌人可趁之机。

    就像现在,呼衍当涂,笑着对汉使说道:“哎呀,那请使者回去转告贵国皇帝:我主大单于以汉匈友好为念,愿以历年以来,自贵国所劫之数万人口,换取贵国释放,在马邑城下俘虏的我国士兵……”

    汉使顿时就愣住了。

    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他只是一个使者,身负的使命,也只是来制止匈奴人杀戮东胡王卢它之的残部。

    他并未得到更进一步的授权。

    但这个问题,他却必须回答。

    不然,回去后,他就可能被无数同袍和父老鄙视。

    想想看,过去五十几年的汉匈混战,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昆仲姊妹,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叔伯。

    今天,当匈奴人提出用这些人来交换在马邑被俘的战俘。

    使者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

    但他很清楚,云中军民的态度:一定要救回来!

    他们在外面吃的苦,太多太多了。

    以前,国家羸弱,使得他们被匈奴人劫掠而去,远离故乡,许多人甚至到死也不能回归故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