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二十七节 封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夏天是册立诸侯王的时候。

    元德四年‘春’三月二十七(壬午),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首先上书刘彻说:车骑将军臣纵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躬行先帝之遗德,嘉大惠于天下,臣纵诚见陛下忧老天下,哀怜百姓,亏膳贬乐,损宫室以利天下,永不加赋,用文行德布武,可谓圣王也……

    在巴拉巴拉了这么一大堆后,义纵图穷匕见,终于提出了他的重:先帝遗有二子,皆陛下手足骨‘肉’,陛下爱之,不‘欲’远手足,强留京师……而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臣窃不胜犬马之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早定先帝遗子位……

    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册封至今未立为王的刘彘、刘寄兄弟。

    奏疏抵达刘彻御前,刘彻随即批示:下御史。

    随即,整个朝野沸腾。

    比起之前齐鲁那些破事,稍微碰一下,不小心就要惹上一身‘骚’。

    这个事情,无疑是大臣们非常有兴趣的事情。

    自从刘彻登基之后,群臣就一直在喊着:先帝遗子,安可留神京?宜早封建之,以定君臣名分!

    对大臣们来说,先帝什么的,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在皇位上的天子,才是至尊。

    既然是至尊,那么,那些碍事的家伙,就应该赶快滚蛋!

    滚的越远越好!

    总之,别留在长安碍眼就行了。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靠的稳定的可以继承皇位的天子血脉。

    可怜刘彘刘寄兄弟,还没有成年,就被这些家伙轮番轰炸。

    大臣们恨不得马上就让他们滚去某个地方,自生自灭。

    但刘彻一直拖着,拖到今天。

    终于,车骑将军义纵带头发起了冲锋。

    而天子也事下御史。

    而不是跟之前一样留中不发。

    这其中的意味,让人玩味不已。

    自然,是个傻子都明白,天子要封自己自己最小的两个弟弟为王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立刻就有无数人跟风。

    首先跟上义纵节奏的,是刘彻新提拔的那七八位千石的九卿副手们。

    少府丞司马安、宗正丞文禁,上大夫番训、丞相长史商容等,旋即上书,纷纷在引用了义纵的奏疏原文后,再给义纵了个赞,然后说什么‘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庙社稷’现在,先帝遗子彘、寄,已经足够大了,‘陛下当以天下为重’。

    这些家伙的奏疏,自然是被留中。

    一般皇帝留中,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朕不同意你的说法,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另一个就是: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作为皇帝,我还是傲娇一下的。

    而刘彻这次留中,无疑是后一种意思。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当然不能再观望。

    再观望,就是意图对抗天子了。

    所以,这两人在元德四年夏四月初三(已丑),联名上奏,谈的还是同样一个事情先帝遗子,是该是时候立为王了。

    而且,这两人的引申论述,更加‘精’彩。

    在他们嘴巴里,假如刘彻不赶快立刘彘和刘寄为王的话,那天下人都要失望了

    所以,为了安天下‘陛下当舍手足之情’。

    于是,为了让天下人不‘失望’。

    刘彻就只好在隔天下诏答复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说: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上奏堪舆地图,他如前故事。

    这就是要分封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也有些不那么河蟹的声音。

    譬如,有些家伙,悄悄的趁机在上书之中掺杂‘私’货,说什么‘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

    这些投机犯,当然是被刘彻一巴掌拍了回去。

    但却也吓坏了馆陶。

    让她一日三惊。

    好在,皇帝似乎信守了当初金屋藏娇的承诺,依旧对皇后陈阿娇甚至宠溺,甚至宠溺的有些不像样子。

    以至于陈阿娇虽然当了四年皇后,今年也已经差不多十三岁了,但依旧如同五年前般,天真无邪,宛如一张白纸。

    馆陶进宫看了几次,才稍稍放心了一些。

    四月十二(乙卯)。

    史官所选的吉日。

    刘彻命令御史大夫晁错,在太庙举行礼仪,迎回在长陵的刘邦衣冠,然后,让刘彘、刘寄兄弟跪在刘邦衣冠前,封刘彘为胶西王,定都高密,王十三城,立刘寄为济南王,王济南十五城。

    但因刘寄年幼,所以暂留长安两年。

    而刘彘被要求立刻就国。

    十五日(已亥)胶西王刘彘之国胶西。

    四月十八(辛巳),刘彻再次下诏,授权御史大夫晁错,在太庙再次举行礼仪,改封刘彭祖为赵王,刘胜为淄川王,济北国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