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三十三节 广关(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样想着,周亚夫和晁错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在心里深吸了一口气。

    对于熟知历史的两人,他们很清楚,在实质上而言。

    无论是丞相还是御史大夫,都是君王为了更方便统治天下而发明的官衔。

    尤其是御史大夫这个官职,出现的时间,不过百来年,是秦始皇为了制衡丞相权力而设置的。

    换句话说,假如当今天子觉得,丞相与御史大夫执政的体系用起来不舒服,他确实可以随时调整。

    “这是警告还是震慑?”晁错在心里思虑了起来。

    作为法家官僚的他,非常清楚,一个法家大臣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紧紧依靠君王。

    自李悝以来,所有法家大臣的成功,都有赖于君王的信任。

    同样的道理,一旦离开君王的信任,他们就将堕入地狱。

    而周亚夫则是另外一个想法了。

    丞相位高权重,职责太多。

    自从当上丞相后,他就已经发现,除非他有三头六臂,不然,其实单靠他自己,是完全无法将整个丞相府上上下下的事务捋顺。

    当然,他可以学习萧何曹参,放权给属下。

    但是,在实践过后,周亚夫不得不放弃。

    他虽然自认为能力不亚于萧何曹参。

    但,在识人和用人方面,他却是远远不及。

    况且,如今的天下情况,与萧何曹参之时,完全不同。

    萧何曹参的时候,天下刚刚走出战乱,百姓普遍渴望安定,而且,因为授田制的存在,社会矛盾无限接近于零。

    但,现在,却是天下承平日久,户口与土地,比之国初增殖了不止一两倍。

    在许多地方,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阡陌连野。

    而且,现在的汉室疆域,也比国初大了一圈。

    至于工程……

    先帝时,除了吴楚之乱外,就只有帝陵工程需要注意。

    现在呢?

    包括刚刚全面竣工,交付使用的龙首渠工程,仅仅在关中,大型水利工程就有四个之多!

    仅仅是这四个大型工程,在过去数年,就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

    更别提,他这个丞相还要管军队、民政和经济。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码有三百天是连喘气的功夫也没有的。

    因此,对于天子一直以来唆使兰台揽权,他倒并不是太在意忙都忙不过来,有人愿意帮忙,他当然乐意之极。

    只是……

    “陛下若要改动朝政,吾必不同意!”周亚夫在心里想着。

    他是一头犟驴,认准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对周亚夫来说,现在的国家体系和政治制度,已经很不错了。

    皇帝要是想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对国家体制开刀。

    那他就不得不动用自己的丞相特权,予以封驳。

    国家大事,不是儿戏,不能由着皇帝自己的性子胡来,想一出是一出。

    哪怕,在汉家历史上,所有曾经封驳天子诏书的丞相,下场都不是那么好。

    带着这样的心思,周亚夫与晁错草草的看了看所有上书。

    然后,他们与其他列侯勋贵,相互商讨了一下,交换了意见。

    最终由周亚夫出列拜道:“父老盼望陛下雨露滋润,臣等皆能理解!”

    “只是事关重大,请陛下为臣等详释之!”

    周亚夫看了看地图,地图上,已经有尚书郎,在其上标下了天子广关后的关中边界。

    “陛下广关,益关中千里,百姓数十百万,臣敢问陛下,广关及建关之费,由何而出?”周亚夫抬起头,直勾勾的看着刘彻,问道。

    讲道理的话,广关这个工作要是完成了,他周亚夫死后,必然其盖棺定论上要加上一段‘佐天子,广关千里,收功雍州’。

    但周亚夫并非是那种会为了政绩而不顾民生的人。

    假如只将函谷关东移,周亚夫是没有意见的。

    左右不过新立两个要塞而已,所耗钱粮最多只是一个龙首渠的花费。

    以当今天子找钱的功力,这钱,毛毛雨。

    但,现在,广关工程却是如此的庞大。

    函谷关东移,不仅仅需要在新安和陆浑重设关隘。

    更要在关中重选一个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军事要塞。

    其他方向也自然如此。

    即使只以函谷关东移工程的量来算,汉家为了广关,需要新设至少十座大型军事要塞来拱卫关中,阻隔关内关外。

    这些钱,从哪里来?

    总不能还是从天子小金库里出吧?

    天子的那私房钱,这些年,又是修渠道,又是训练骑兵,又是支出边塞军队和官吏以及天下官员的津贴与补助,早就哗啦啦的流掉了大半了。

    尤其是马邑之战。

    表面上汉室大赚特赚。

    实则,真正的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