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二十节 秦直道!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单单就是现在在这河南地的三个万骑,也足以众人乖乖俯首称臣。

    这也是匈奴人的传统。

    强者为王!

    谁的拳头大,就听从谁的命令!

    连若卢王都屈服了,其他部族酋长,自然也都乖乖屈膝跪下,道:“愿听左大将号令!”

    “好!”呼衍当屠转身望向南方的长城。

    事实上,他所站的位置,在七八十年前,也属于长城的一部分。

    所以,他很轻易的望见了远方地平线上的长城轮廓。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汉人已经在准备与匈奴再次开战了。

    他们的磨刀之声,呼衍当屠听得非常清楚。

    唯一需要确认的事实是——汉朝人究竟准备在什么与匈奴开战?

    是今年冬天?

    还是明年的春夏?

    或者后年?

    总之……

    “汉匈必有一战!”呼衍当屠在心里念叨着兰陀辛曾经在单于庭大声疾呼的话语。

    在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兰陀辛疯了。

    汉匈必有一战?

    搞笑吧!

    且不说,汉朝人除了缩在长城内的坚城中之外,就不可能在野外对无敌的匈奴骑兵构成任何威胁。

    即使可以?

    就汉朝那骑兵,是否够匈奴一个部族塞牙缝的?

    然而,马邑之战的结果,证明了兰陀辛的担忧是对的。

    而,现在,当呼衍当屠站在这里,望着远方的长城的影子时,他更清楚的明知了兰陀辛的话的正确性。

    汉匈,确实必有一战!

    这是********的必然——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王者。

    而汉匈两国的距离,又是如此的接近。

    也是历史的必然。

    匈奴永远不可能放弃河南地和河西地。

    汉朝人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和觊觎着这块沃土。

    更是利益驱使下的必然结果。

    最起码,当呼衍当屠将目光和视线投注到南方的汉人长城上时,他就发觉,自己的内心在渴望和呼唤着,驱使着他,鼓舞着他,要求着他。

    “南下!”呼衍当屠喃喃的念叨着这个词汇。

    居住在严寒残酷的草原上的引弓之民,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拒绝得了南下的诱、惑。

    进入温暖富饶的中国土地,生活在安全富庶的中原大地,享用美酒佳肴,高屋大床。

    这种冲动和渴望,完全是来自骨髓深处,灵魂底层。

    就像婴儿,不用教导,自己就会寻找母亲的乳、头,就像羊羔不需要训练,见到狼的影子,立刻就会迅速逃生。

    “或许,汉人说的是对的?”呼衍当屠在心里冒出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匈奴人的祖先,是汉人的夏王之子淳维的后人……”

    有关匈奴与汉,同出一源的传说,最近两年,在匈奴内部传的人尽皆知。

    很多匈奴人,如呼衍当屠,也都是通过这些传言,第一次得知了自己的先祖,居然是与汉人的先祖系出一源,还能追溯到两三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这对于只有从冒顿大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开始,才有匈奴这个部族的概念的匈奴人而言。

    这确实一个让人心动和容易接受的传说。

    只是……

    “即使我们真是淳维的后人……”呼衍当屠在心里想着:“那汉朝,就更是敌人了!”

    将祖先流放、驱逐并羞辱。

    这是奇耻大恨!

    作为子孙,当然要为先祖们讨还公道!

    更何况……

    一千多年前,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的所谓‘祖先’,与现在的匈奴,有什么关系?

    现在,呼衍当屠更关心,站在他的对面的,那千里之外的汉长城之上的汉人,在打些什么主意?

    ………………………………

    “快快快!”

    巍峨的长城脚下,数以千计的工人,正如蚂蚁一样,勤劳而勇敢的在这寒冷的天气中,迎着刺骨的寒风,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着工作。

    在三十余年前,当颍阴懿候灌婴收复云中故地后,为了让匈奴人无法再借用秦始皇帝修建的直道,入侵汉地。

    于是,灌婴下令摧毁了长城附近的广阔直道。

    秦直道,曾经非常宽阔。

    根据记载,秦始皇的直道,起自甘泉,直达九原,一路堑山湮谷,蜿蜒转折,长达一千八百里。

    这个工程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直到秦始皇驾崩,也没有竣工。

    当初,汉军收复云中时,就看到了那条秦人的宽阔直到,沿着长城的关塞,直通塞外。

    其宽度,足够让两三辆战车并行,而且,非常坚固。

    灌婴为了防止匈奴人利用此道,于是下令摧毁和填埋直道在长城脚下的路线。

    这项工作,从太宗皇帝四年,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