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十八节 望城止寒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次,他统帅大军,先行出塞。

    虽然说,是可以解释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关键还要看人家郅都认不认。

    这个事情,要是郅都认,那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要是郅都不认,那就乐子大了。

    这官司估计怎么打也打不清楚。

    甚至可能成为一桩公案、悬案!

    想想看,要是卫将军郅都觉得是车骑(义纵)要贪功,手下的部将再一鼓噪,嘿嘿……

    更麻烦的是,义纵很清楚,因他这个举动,肯定会使得郅都所部陷入麻烦甚至灾难之中。

    要是郅都吃了亏,然后把心一横,是完全可以将责任和问题推给他义纵的。

    义纵虽然确信郅都人品很好,应该不会计较。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政坛上的事情,谁说得准?

    何况,此事还干系着一万五千多人的生死以及数以十计的将官前途。

    所以,义纵此时,其实是忐忑不安的。

    思虑着这个事情,义纵也不得不叹息了两声。

    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兵,策马飞奔而来,一到义纵面前,他立刻翻身下马,行了军礼,呈着一个军报,道:“虎贲卫程都尉急报!”

    义纵立刻上前接过来,看了看,顿时大喜,道:“请回复程都尉:本将望都尉,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却是程不识那边传来了捷报。

    程不识所部,与义纵所部一般,都是昨日早晨出塞。

    但不同的是,程不识所部是从兴乐塞,渡过大黑河,直插梓岭侧翼。

    根据军报,程不识所部,已经在梓岭西北方向约五十里左右的大河之侧,全歼了一支百人规模的匈奴游骑,并且依然在继续向着梓岭方向急行军。

    按照战前规划,假如不出意外,最迟明天下午,程不识所部就至少应该封锁梓岭,并且控制住梓岭的进出要道。

    为中军主力打开一条通道。

    一条通向高阙的道路。

    但这并非易事!

    尤其是在这塞外的冰天雪地中,程不识所部又没有白道可行,只能跋涉在草原上,行进在泥泞之中。

    这对其全军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

    此刻,程不识所部,确实是很行进的很艰难。

    塞外的寒风,带着风沙,打在人的脸上,疼的厉害。

    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路面也变得泥泞起来。

    许多士兵的行军速度都因此受限。

    好在,这次出塞,汉家做足了准备。

    一口口简易的行军锅在隧营和民夫的努力下,迅速搭建起来。

    一碗碗热腾腾的姜汤,加着盐巴和奶酪,送到士兵们面前。

    使得士兵们能够驱散寒冷,恢复体力。

    但是,今天晚上在那里宿营却成了一个问题。

    好在,楼烦军的骑兵们,是这个草原上的熟人,他们很清楚在草原上,应该寻找什么样的地方过夜。

    昨天晚上,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程不识所部,才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山谷宿营御寒。

    但……

    下一个可以宿营之地,距离程不识所部还有七十里!

    若是单人,或者团队较小,七十里,转瞬即至!

    若程不识率领的军队是老于行伍的士卒,也可以在日落之前赶到。

    但,偏偏,程不识所部,不仅仅规模庞大,总数几近两万人!

    更麻烦的是,七成以上的士卒,都是新兵!

    尤其是陌刀兵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南方的淮泗地区。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下雪的场景。

    更别提着寒风,行进在茫茫草原上,跋涉在泥泞之中了。

    更别提这里是敌国境内,匈奴骑兵随时可能出现。

    而汉军却不可能跟过去一般,在内线作战,可以得到百姓士民的协助。

    大军的行进速度因此一度被拖慢到一个时辰十里!

    这简直就跟蜗牛在爬一般!

    程不识知道,他必须想个办法,让军队的速度快起来了。

    不然,假如入夜之前,不能找到宿营地。

    在一片漆黑的塞北夜晚行军,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会有数不清的士兵掉队、迷途,然后倒毙在塞北的寒夜之中。

    草原上的夜晚气温之低,程不识可是已经领教过了!

    但该怎么办?

    程不识急的直挠头。

    现在的情况是,新兵们完全没有在这样的泥泞道路上行军的经验。

    甚至楼烦军的骑兵们,也不是很能适应汉军的行进速度。

    为了维持大军的首尾坚固和完整的组织,军队就只能牺牲速度。

    不然的话,骑兵一下子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