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节 脑洞(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生存环境没有改变,引弓之民面临的环境没有改变,草原民族就会对长城永远虎视眈眈。

    那么,只能是改善游牧民族的面临的生存困境了。

    楼烦人和忠勇军,就是刘彻的两个实验。

    前者,实验在定居模式下的引弓之民的发展之路。

    而后者则实验,在文化上认同,但却依旧保持游牧传统的引弓之民的变迁。

    而这两个实验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求证游牧民族,是否可以与农耕文明共存。

    假如成功,那么,草原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不需要血洗和屠杀,也不需要奴役和洗脑。

    仅仅靠着‘朕为天单于,赐尔等永世脱离苦海’这个承诺,就会有无数的部族和牧民,哭爹喊娘的来抱汉朝粗大腿。

    说不定就是单于庭的四大氏族,也有跑过来跪舔。

    至于匈奴人或者说引弓之民,愿不愿意成为诸夏的一分子?或者反过来说,中国会不会接纳这些引弓之民,衣襟左衽的蛮夷成为自己的同胞?

    这不必担心。

    因为……

    刘彻看着公孙诡和群臣,缓缓开口道:“朕,受命于天,乃保诸夏子民!”

    刘彻将自己的天子剑抽出来,说道:“诸夏者何?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少昊氏……”

    在远古的时代,在蛮荒之时。

    数个繁衍在中国土地上的部落,在黄河相遇。

    他们从此彼此交融,诞生了诸夏。

    诸夏的诸,本就是一个复数。

    而诸夏的图腾,也是诸族图腾融合在一起的。

    龙凤神龟,从此成为了诸夏的神兽。

    最关键的是,文化……

    红山文化、伊洛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彼此交汇,终于诞生了中国。

    在后世,就有着足够多的考古学证据,证明这些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先民们曾经交流和交融。

    所以,中国的先民,不仅仅伐山破庙,在征服的过程中,毁灭了无数的远古民族和他们的文明,但也曾经如同海绵一样,将这些远古先民的文化和文明中的精髓,吸入自己体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远古到现在,直至未来,诸夏文明,都一直在或主动或被动的从外界,从其他民族和文明身上吸取他们有益的养分,滋养和滋润自身,强壮自身。

    所以,在刘彻眼中,匈奴或者说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最好还是将他们同化。

    让他们成为诸夏民族的一个新成员。

    这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即使是在远古时期,诸夏的先王也曾经教导和教育过游牧民的先民。

    而在殷商和宗周的强盛时期,游牧民族的先王,也都曾经受到过殷商和宗周的册封甚至羁绊。

    古老的孤竹王国,甚至曾经以殷商代理人的身份,控制草原数百年之久。

    而刘彻现在准备将引弓之民,这个在远古时期,就与诸夏擦肩而过的小伙伴,收归己用。

    而且,条件也已经成熟。

    楼烦人的实验,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了。

    只要能渡过这个阶段,那就可以证明,农耕和游牧是可以互补的。

    而且定居的牧民,从危险的不可控因素,变成了完全可以控制的臣民。

    这些人还将给大汉帝国纳税服役。

    所以,刘彻根本就不会在草原上玩什么八旗或者殖民。

    那只能爽一时,却会埋下长久的隐患。

    当然,这些事情,也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未来,还有着艰难的实践在等待着汉家君臣和诸夏民族。

    但只要能够同化掉草原上的引弓之民,哪怕是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都已经足够!

    因为,剩下的那些顽固分子,既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也不肯乖乖跪下来去死,那就只能派军队杀光他们!

    但,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进攻农耕国家,可能还会发生,打败了正规军,却被一群农民揭竿而起,搞得焦头烂额的尴尬之事。

    但,在草原上,只要击垮了作为主力的匈奴骑兵,那其他部族,甚至匈奴人本身都会跪下来,听候发落。

    当然了,公孙诡的建议,也不是全无用处。

    刘彻坐下来说道:“朕打算待高阙之战结束后,将河间地和新秦中,命为凉州……”

    草原,实在是太广阔了。

    中国的郡级行政单位,在地广人稀的草原,根本不够用。

    所以,州制的复活是肯定的,况且,刘彻早就开始在做着州制制度的创立准备工作。

    这凉州一建立,肯定需求大量的官员。

    而且,不能是新手,毛毛躁躁的新人,在当地也很难混出来。

    所以……

    “卿等若有意愿的,可以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