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节 经济(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称赞道:四牡騑騑,周道郁夷。

    但到了汉室,郁夷百姓纷纷传唱:汉道巍巍,郁夷躬躬。

    淳朴的百姓,用这样浅显的比喻,道明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和对其他关中地区的羡慕。

    汉朝的道路巍峨啊,但我们郁夷却只能弓着身子,蜷缩在一旁……

    而躬字,本身就是穷字在古代的同声词和同解字。

    躬,蜷缩身体,穷,身在穴下。

    从此可知,当年郁夷究竟窘迫到什么地步了!

    汲黯却是继续念道:“昔者,郁夷上田亩产两石半,中田亩产两石,下田亩产不过一石半……”

    这也正常,以前,农业技术非常粗糙,连精耕细作这种现在基本上关中人人都会的耕作技术在当时,属于被少数老农和农稷官掌握的高科技。

    就像后世北宋汴梁的酒楼里的厨师们掌握的炒菜技术一样,虽然简单,但,却被人牢牢控制着,视为禁脔,传子不传女的那种!

    然而,现在,别说这种精耕细作的技术了。

    就连曾经被视为屠龙术的天文地理的书籍,也可以在太学和茂陵邑的图书馆里随便看到。

    至于,作为汉家《易筋经》和九阴九阳这样的神功的兵家著作,则彻底烂大街了。

    只要是你有钱,就可以去直市买到。

    当然,直市售卖的兵书,大都偷工减料甚至错缪百出。

    想要看最好的,最全的和有着当代名将注释的兵书,还是要去少府购买,虽然贵了,但胜在文字精美,用纸实在而且还有当代名将的注释和解说。

    真是完美!

    列侯们反正就只买也只看少府版本,尤其是挂着某某列侯或者某某将军注释的版本的。

    至于号称当代为官必读,天子亲自推荐,九卿看了都说好的《新农书》则是彻底卖疯了。

    基本上有志于考举的士子,只要有能力,基本是人手一套。

    而没有能力,负担不起购买新农书所需要的资金的寒门士子,也会想方设法的从朋友或者同乡处借阅,甚至手抄一部。

    所以呢,在今天,农业技术,再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

    至少在关中,基本上,是个亭长,都读过《新农书》知道怎么指导和帮助百姓,进行技术改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粮食的产量。

    所以,群臣都已经有了准备,面对郁夷的粮食产量暴增的这一事实。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郁夷何止粮食亩产暴增!

    整个郁夷的所有经济数字,在过去六年间,不断飘红!

    特别是近两年,郁夷的人口、户数以及粮食产量甚至田亩数量,都在向上使劲的蹦!

    蹦的人心慌,蹦的人心喜,蹦的人瞠目结舌,乃至于目瞪口呆。

    许多人都在心里问着:“这还是郁夷吗?那个‘汉道微微,郁夷躬躬’的郁夷?怕是六年前的新丰县也比不上了吧?”

    ………………

    以下不计入收费:

    本来,写完两章是准备休息,水群,顺便看看视频的。

    但谁知道,我看到了国猪的惨败,然后在群里水了一下,然后就被催更了~

    悲剧啊!

    不过话说回来,我好后悔啊,要是当初我一直买国猪败,到现在,起码几百万身家了吧。

    麻蛋,我终于知道,我误会国猪了,他们不是真的想输,他们只是在给俺指明一条发财的道路啊~~~~~

    唉,奈何我太年轻,看不透国猪的暗喻啊!

    从今天开始,买国猪输,应该还来得及!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