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节 作战方案(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有这个时代的游牧民族,都不会养老。

    更别提什么敬老了。

    一个人若是老了,没有劳动力了,就只能自生自灭。

    不会有人去照顾和赡养他,因为其他人连自己都难以养活!

    而引弓之民奇葩的收继婚制度和匈奴人流行的宗种制度,更是给了中国士大夫们一万个理由来抨击他们是禽兽。

    “至于其氏族,就更与我中国之宗族毫无关系,同一氏族之中,至少有大半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它部甚至是敌寇的后代!”

    刘彻听到这里,终于感觉有点意思了。

    这尹不害说的没错,游牧部族,从来就不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民族。

    或许他们的高层贵族是这样的,但是下面的成员来源,就五花八门了。

    可能是抢来的,也可能是自己主动投奔来的。

    这都很正常。

    历史上匈奴人只用了十几年就成长为整个草原的霸主,拳打汉室,脚踢月氏,压扁东胡。

    而在匈奴人发迹前,他们的部族的人数甚至可能已经只有数万。

    短短十几年,就膨胀成为了一个控弦四十万,镇压世界的巨无霸。

    在这个过程之中,匈奴人吸纳的月氏、东胡甚至是汉人流民,恐怕超过了他自身的数倍。

    而且,很奇妙的是,当一个草原帝国消亡时,他那些战败的人民,通常都会毫不犹豫的投靠胜利者。

    譬如根据汉书记载,历史上乌恒和鲜卑的先后崛起,都是建立在吃匈奴的基础上。

    尤以鲜卑人最厉害,他们曾经一次吃下了超过数十万的匈奴部众。

    这意味着什么呢?

    刘彻兴奋的站了起来,对尹不害道:“卿很好!很好!”

    他走到地图前,内心充满了无穷信心,他第一次有了彻底解决幕南问题的完全信心。

    因为……

    游牧民的民族特性决定了他们不会是一群忠贞不屈,誓死追随自己的主子的人。

    恰恰相反,游牧民是生存的高手。

    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生存赢家。

    既然是生存赢家,那什么自尊啊自傲啊骄傲啊这些东西,就都可以丢掉了(当然不排除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但至少多数人是这样的)

    一个人为了求生,能做出什么事情呢?

    刘彻曾在后世的新闻上见过,地震/海难或者飓风幸存者,靠吃虫子喝尿液甚至是吃人肉活下来的例子。

    后世人尚且如此,那么现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之中,一群生存高手,在面临生死攸关的困境时,他们会做什么选择?

    这还需要考虑吗?

    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难道还会是去大喊着我是引弓之民,死也不跟你们这些冠带之民做朋友?

    这不现实!

    在排除了无数种不可能的假设后,剩下来的唯一解释就是——幕南各部东撤和北撤,其实根本不是在要挟汉室,而是这些渣渣心虚了,他们害怕汉军一来,自己的部众就会四散而逃,为了自保,也为了维系自己的地位,他们选择了逃。

    这就解释得通,为什么各部都在撤,但撤离方向不一的问题!

    这也解释得通,为何向来一盘散沙,甚至曾经大打出手的幕南各部同时选择了跑。

    尹不害得了表扬,心里面高兴万分,但嘴上还是谦虚的道:“这是臣的本职工作,陛下命臣整理战史,臣就留了个心眼,专门关注了匈奴各部的组成和结构方式……”

    刘彻拍拍对方的肩膀道:“朕希望爱卿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将战史的编辑工作完成!”

    战史是军队的历史,也是承载一支部队的灵魂。

    自马邑之战后,羽林卫和虎贲卫率先搞了自己的战史记录制度,每一个校尉部,每一个司马部,甚至每一个队率,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番号、标志和历史。

    这些历史和荣誉,将激励每一个后来者,让他们明白,他们加入的是一支怎样光荣的军队!

    但,其他部队的战史建立就相对复杂了,毕竟,很多老牌部队,甚至都已经经历了数次重建了。

    所以,刘彻才要设立这个战史参谋官,来协助各部建立自己的战史。

    而在另外一方面,熟悉了战史,也就熟悉了军队的组织和基本结构,更读通了一部名为《怎么作战》的名著。

    历史上,普鲁士最杰出的总参谋长老毛奇,就是从战史处走出来的天才。

    得到天子勉励后,尹不害连忙拜道:“既蒙陛下不弃,受臣以重托,臣必殚精竭虑,为陛下鹰犬走狗……”

    战史的建立和整理,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誉。

    最初尹不害接受此职时,差点睡不着觉。

    “爱卿好像还有话要说?”刘彻笑着道:“那就快说吧……”

    “圣明无过陛下……”尹不害拜道:“臣刚刚的话还没有说完……”

    “嗯,那卿接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