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节 立规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政务跟天下跟百姓有一毛钱关系?

    ********负心都是读书人。

    《春秋》学的再好,《尚书》读的再多,能增产增收?能多生孩子?

    所以,刘彻早就想要抢走别人之前,改变这个传统。

    于是,刘彻将视线在场内随便瞄了一眼,然后看到了跪坐在张汤身侧的一个中年官员身上。

    从他的服饰上看,此人应该只是一个四百石到六百石之间的小官,而且,年纪也有些大了,看上去起码有四十岁了!

    但是,既然他能坐在张汤身侧,那就说明,张汤也是看好,至少是欣赏他的。

    “在张卿右侧那位爱卿,请站起来……”刘彻朗声名。

    …………………………………………

    当全场的目光都云集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朱买臣还是有些手足无措的。

    他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天子殷切的期望的眼神,以及周遭同僚们羡慕嫉妒恨一般的神色,都让他知道,天子确实是在他的名。

    这让朱买臣真是受宠若惊!

    在六年前,他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悲剧!

    他的发妻,要求与他合离。

    原因很简单他既穷,还喜欢显摆自己是个读书人。

    这让他妻子受不了别人的眼光!

    合离之后,朱买臣在家里想了许久,终于悟通了一个道理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于是,选择孤注一掷,来到长安,寻求自己的未来。

    而现在,朱买臣知道,他正面临自己人生最大的一次考验。

    通过了,从此简在帝心,青云之路无终。

    若不能,所有的梦想和野心,都将折戟沉沙。

    “小臣朱买臣,顿首再拜陛下……”朱买臣走到场中,高声唱诵,大礼参拜。

    …………………………

    “朱买臣???”刘彻嘀咕了一声,然后看了看张汤,心里笑了:“有意思,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要知道,在历史上,朱买臣和张汤可是死敌啊!

    为了弄死张汤,朱买臣甚至不惜做假证。

    然后,被张汤临死一记大招,也给弄下地狱,一起上路了。

    而朱买臣和张汤之所以有仇,是因为朱买臣觉得‘哥当官比你早,开始官职也比你大,当年你丫还在哥手下当过差,现在发达了居然骑在哥脑袋上作威作福?’。

    但现在,恐怕朱买臣再也没有办法拿这个理由来嫉恨张汤了。

    甚至,很可能,他只能给张汤当小弟了。

    这样想着,刘彻就问道:“朱爱卿先前所任何职?”

    “蒙陛下不弃,臣自元德三年以来,一直在安东都护府任为棘门军屯垦团任事,历任佐吏、主薄、屯垦团丞、尉……赖陛下洪福,屯垦一事,有所成绩,为安东都护府所举,此番来京受训……”朱买臣自我介绍着。

    而他的这些话,立刻就让无数人在心里面有所轻视。

    屯垦团的丞令和官员?

    人人都知道,当年朝廷为了让人去安东,几乎就是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只要是个官员,愿意报名前往,任满五年,就可以出任千石官员的政策都开出来了。

    但在当年,真正的精英,是不屑于此的。

    真正的贵族也不会去那个时候在人们印象里一毛不拔的穷山僻壤。

    是以,大家几乎都可以肯定,这朱买臣肯定是一无背景,二无靠山,三无钱财的三无官员。

    这样的人,除非发生奇迹,不然这辈子也就是一个县令的结局了。

    但刘彻却来了兴趣。

    “棘门军屯垦团?”他微微一笑,脑海中自动回忆起了一些数据。

    当初,安东大移民,汉军各部纷纷在安东地区地图开疆,圈下一片片土地,作为屯垦团的驻地。

    而这棘门军的屯垦团在新化城以北约五百里,最初迁徙到那里的移民和官员,总计是三千五百二十余人。

    这些年来,也陆陆续续,接受了大约五千名移民。

    三年多后的今天,这个屯垦团的所在地,已经成为了一个北国鱼米之乡。

    前去考察和采风的御史们报告说:(棘门军屯垦团)颇有南国风采,水稻繁盛,沟渠林立,几可与广陵争锋。

    至于当地的百姓则‘皆富足而安,喜以鱼肉为汤’。

    甚至连军备都搞的很好武库之中,皆备弓弩、甲胄,虽封存日久,弓弦犹可射虎杀豹。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哪怕在安东诸多屯垦团里,也算治理优秀的一个屯垦团。

    这就让刘彻感兴趣了。

    安东地区和朝鲜,自从被他打下来后,他还从未亲眼见过。

    只是每年委托丞相和御史大夫派遣官员巡视,或者通过绣衣卫的报告了解当地的情况。

    但具体的与一个来自安东当地的基层官僚,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