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零七节 裁决 1 无声地飞翔萌主加更4/1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顾?难道说,为了孝,连忠也不要了吗?”

    他瞪着眼睛,直视着董仲舒,咄咄逼人的说道:“敢问董子,若有人目睹其父,意欲祸乱天下,行窃国之事,此人当如何?”

    这立刻就让董仲舒哑口无言。

    这也是亲亲相隐理论的漏洞所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董仲舒的公羊派,本就不太讲究什么亲亲相隐。

    只是碍于孔子,不得不与法家战之。

    见到这情况,谷梁派的一位博士,立刻就出列答道:“邓子,勿须狡辩,也不必如此玷污我辈!”

    他拜道:“陛下,臣谷梁春秋博士王远可答邓子此问!”

    在得到刘彻许可后,他一挥长袖,对邓偃说道:“若有人子,目睹其父意欲祸乱天下,行窃国之事,自可自缚其父,闭其家门,阻其恶行实在不然,还可以大义灭亲!周公诛管蔡,孔子称赞,春秋曰:子从弑君之贼,国之大逆,不可不诛,故曰:大义灭亲是也!”

    特进元老石奋也出列拜道:“启奏陛下,臣先祖曾有训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

    嗯,这石奋的先祖,确实是那位春秋中大义灭亲的主人公

    所以他出来刷一波脸,倒也无可厚非。

    邓偃却是嘿然笑道:“公之言大善!”说着,他就对董仲舒和石奋以及王远长身一拜,然后,图穷匕见,问道:“若如曾子,遇其父盗羊,苦主来寻,君等何以对?是大义灭亲?还是如孔子一般,坐匿其弟子之罪行,还予以粉饰之?”

    这才是儒法两派几百年来在一个小小的直躬案上你来我往,大打出手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案子,早就已经不在直躬之案的细节上,甚至不在直躬案本身上了。

    因为,这干系到了孔子、曾子以及曾子之父。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大约在数百年前,春秋之时,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叫叶邑的地方。

    叶邑的主人,是一个叫叶公的士大夫,也就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翁。

    这位叶公自然很有钱,起码,在春秋时期属于那种有钱的名人。

    而孔子师徒,周游列国,来到叶邑这个楚国的地盘时,早就穷得响叮当了。

    在这之前,孔子甚至陷于陈蔡之间,窘迫到了,弟子们偷来羊,烤熟后送给孔子,孔子不问来源,接过来就狼吞虎咽,弟子们偷来衣物,孔子同样也不问来源,接过来就穿。

    而到了叶邑后,孔子师徒虽然没有这么窘迫了。

    但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某天,一只羊跑到了曾子的父亲曾的院子里,自然,这只可怜的羊被直接开膛破肚,祭了五脏庙。

    但不巧,叶公知道了这个事情,于是上门找到孔子。

    叶公是个要面子的人,当然不好直接质问:你们偷了我的羊,给我个说法。

    他就转着圈子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个叫直躬的,他爹偷羊,于是将其父举报”

    孔子自然已经通过曾子(曾参)知道了这个事情,同样,孔子也是个要脸皮的,哪里肯让自己的弟子成为小偷(那样,他岂非就成为了小偷的师傅?),于是就狡辩道:“在俺们哪里不是这样的,父亲给儿子隐匿过错,儿子帮父亲遮掩过失,这才是真正的直率坦白,君子之行啊!”

    总之,这个故事就是这样子的。

    一切,都只是当时的特殊形式下,一场有关面子之间的纷争。

    但,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事情,就成为了儒法之间的大问题。

    甚至,成为儒墨之间百年的口水战中的一场焦战役。

    墨翟当年甚至讽刺孔子说: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意思就是在饥饿困顿之时,不惜妄取以求生,在饱腹有余之际,就用虚伪来粉饰自己,装扮自己,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儒生还无耻的人吗?

    顺便说一句,墨翟对孔子的态度,是诸子百家的先贤里最不屑的。

    墨翟先生在世的时候,直接称呼孔子为‘孔某’,其不屑如此,墨家的门徒自然有样学样。

    譬如曾子,被墨家门徒称为‘曾盗羊’,子贡、子路,被称为‘乱贡、贼路’

    总而言之,孔门七十二贤,在墨家眼里,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哦,或许有,冉求,是个特例

    但也就是如此了。

    到法家,由于子夏先生的缘故,客气了许多。

    但在意识形态和屁股,以及追求上面,却是南辕北辙了。

    这是因为儒法追求的理想不同。

    儒家,要求的是恢复三代之治,以齐周政,最好把井田也复活了,这样,儒家就认为世界将没有混乱、战争、苛政。

    百姓也可以相安,天下可以太平。

    但法家却认为,这是在做梦!

    国家不强大,军队不强大,就要被人宰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