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节 龙城大会(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一路上的见闻更是让司马迁等人隐约感觉到,似乎连这草原的各部都认可和接受这样的规矩,这样的制度。

    这真是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直到,在前往龙城的路上,再一次看到类似的情况,司马迁忍不住去问卢安:“何以诸部皆遵此法?”

    卢安闻言,哈哈大笑:“这在草原上本就很正常啊!而且,如今的规矩,比过去可仁慈和宽松多了!从前匈奴人为政之时,可比这要残忍的多!”

    “匈奴本部,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可以驱赶一个数千人的部族,迁徙数百里,让出他们的牧场!”

    “稍有不从,即行屠灭之策!”

    “从前,草原上的所有肥美牧场,甚至是中等的牧场,统统都与如今的这诸部毫无干系!他们只能游牧在那些贫瘠的沙地、鲜有水草的丘陵之间!哪能像如今,最差也可以占一块河流之地!”

    “况且……”卢安指着那些被人赶着不得不离开的部族说道:“贤弟难道以为彼辈离开了就不会回来吗?”

    这个解释,真是让司马迁听的一楞一楞的。

    过去,他常常听人说‘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暴虐人民’,但却没有什么感受。

    如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终于让他知道,匈奴人的残暴统治残暴到了什么地步了!

    与之相比,如今汉室执行的这个策略,不能说仁慈,但起码公平公正。

    亲汉派,理所应当的得到了赏赐,而其他部族,也有生活的空间,日子也能过下去。

    “若能衣食足,便是夷狄,也可以为顺民……”弄清楚了这个事情后,司马迁忽然有所明悟,感慨了起来。

    其他人闻言,也都是若有所思。

    中国自春秋以来,数百年的诸子百家争鸣,争来争去,其实说到底,争的就是衣食足这三个字而已。

    区别只在于,诸子百家企图实现衣食足的道路各不相同罢了。

    ……………………………………

    从南池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了三日后,龙城今天的顺德城就出现了司马迁等人的眼帘之前。

    只不过,与众人想象中略微有些不同。

    龙城,过去曾经是匈奴的祭天之所,也是数百年来,匈奴单于的归天之地。

    包括头曼单于在内,所有有名有姓的单于,最终在死后都被葬在此地。

    司马迁曾经看过石渠阁记录的档案,知道,匈奴单于送葬的规模,虽然不及汉天子,但也比中国诸侯王要强。

    且,匈奴人保留着人殉。

    每次单于驾崩,其大臣、妻妾以及奴婢,会有大量人陪葬!

    譬如,十余年前,老上单于去世,汉室遣使致哀。

    使者回来后报告朝廷:单于崩,匈奴以国葬葬之,其棺椁以金银为饰,虽无封树丧服,然其近幸妻妾从死殉者数以千计。

    这样一个巨大的陪葬人数,足以使得其墓葬区成为一个庞大的地域。

    匈奴人虽然没有立冢树碑的传统,但再怎么说,单于的陵寝区也得保持庄严吧?

    但在现在,整个龙城附近,都是人仰马翻。

    数不清的人头攒动,不知道有多少个部族,在这广阔的大地上驻扎着,喧哗声十里内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些匈奴人,似乎压根也不在乎,自己脚下就可能埋着自己的祖先和先王。

    甚至有着熊孩子,骑着羊,满大山的乱窜。

    “匈奴俗如此……”见到司马迁等人诧异的模样,卢安解释道:“莫说如今这位单于了……就是过去军臣在时,诸部大会龙城,也无人理会什么先王不先王的……”

    ……………………………………

    此刻,在龙城之内,这过去原本非本部的首领不能进入的神圣龙城,许多曾经连来此的资格都没有的部族首领们被安置在城中的房屋里。

    这些住惯了穹庐的游牧部族贵族,一时间很难适应这龙城之内被改造成汉室宅院的住所。

    但,他们不习惯也要习惯。

    因为,至少在幕南地区,天已经变了。

    这个世界的主宰是汉朝!

    曾经威风凛凛,镇压万族的匈奴,现在已经北遁到了燕然山(杭爱山),汉军接连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每一个部族都不得不俯首。

    更何况,现在,诸部都有求于人。

    再找不到粮食回去,很多部族就要死人了!

    而且是成片成片的死!

    而这龙城之内,却有粮食。

    不仅仅有粮食,还有着大量的奶酪!

    成千上万的奶酪!

    汉朝的奶酪,在过去就以质量好、口感佳和价格廉,驰名草原。

    马邑之战前,匈奴曾经每年要从汉朝进口奶酪上千石。

    为此,军臣甚至拿着从西域搜刮来的黄金珠玉付账。

    哪怕马邑之战后,匈奴人也依旧大量从汉朝进口奶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