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节 归一(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衣卫的权责其实不是很大。

    只有监视、监察之权,却没有处置权,更加没有执法权。

    在没有授权之前,他们甚至连个衙役都不如。

    所以,这些年来,有许多精干的绣衣卫成员,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就挂印而去了。

    特别是分配来的士子,流失速度很快。

    所以,如今的绣衣卫,也不得不加强一下对下面人的笼络,以防止人才流失过快。

    众人听了,却是很高兴。

    在这闽越王国潜伏或者说忽悠,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越人习性粗暴,而且这东冶之地酷暑难耐。

    要不是钱多待遇好,没有人愿意来这里。

    此刻,听到终于可以完结,撤回长安享福,大家自然都是笑着道:“一切都是都尉教诲之功……”

    尹齐却是摆摆手,道:“我绣衣卫,没有文官士大夫那么虚伪,用不着如此吹捧,诸君的功劳,都是诸君所立,与我没什么干系……”

    尹齐的为人是绣衣卫诸都尉中最奇特的一个。

    甚至,他被公认为未来绣衣卫最合适的掌门人。

    因为,他天生就是为了特务而生的。

    冷酷无情,而又有着底线,善于笼络他人,却又能坚持原则,两袖清风,但并不讳谈金钱,甚至,他是最擅长用金弹攻势的官员了。

    对尹齐来说,假如有事情很难解决?

    那简单,拿黄金砸就是了。

    就像这一次行动,本来,骆越、骆甲的行为和行动,几乎是难以预测的。

    但尹齐一到闽越,立刻让人联系他们的那些近臣和贴身臣子,一个个试探过去,找到了那几个爱财如命或者喜欢女人的家伙。

    直接用黄金砸+封官许愿。

    这些人立刻就倒戈了。

    所以,骆甲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谋,在一开始就已经在尹齐的掌握下。

    而骆越自觉绝对安全的保护措施,自然也就漏洞百出。

    于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

    将这些探子送走,让他们继续潜伏到闽越各阶层之中。

    尹齐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下的东冶城。

    “楼船衙门的舰队,应该也快到了……”尹齐在心里想着:“等舰队一到,吾就可以前往齐鲁了……”

    作为绣衣卫都尉,而且是越来越被重视的绣衣卫高级官员,汉室最大的特务头子之一。

    尹齐现在已经开始负责起了整个长江以南的绣衣卫事务。

    而此行,尹齐的任务除了让骆郢能漂漂亮亮的即位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走访整个吴楚齐鲁地区,建立健全基层的绣衣卫组织。

    这些地方组织,并不要求有什么特别强的能力或者执行能力。

    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搜集地方上的各种公开情报,民间的声音以及议论,然后将这些东西全部汇总起来,每隔一个月向长安报告一次。

    很简单,也很琐碎。

    但这个系统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譬如关中地区,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强大的基层组织,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绣衣卫的眼睛。

    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就有精干的绣衣卫官员带队来调查。

    就像那一段被铭刻在未央宫某处的绣衣卫衙门前的勒石上的话:吾等乃天子之眼,社稷之耳,国家之爪。嗅出贼子,铲除乱臣,上佐天子,下辅黎庶,吾之行也!

    这也是绣衣卫与其他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或者未来的特务组织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们有理想,而且有追求。

    至少在高层是这个样子。

    不怕流氓会武功,就怕流氓有文化。

    同样的道理,有着理想和追求的特务,战斗力自然就不是锦衣卫和血滴子那种战五渣所能比拟的。

    今时今日,汉室绣衣卫已经是一个拥有上万成员,且有着独立武装和组织的官僚系统。

    而且,名声很好。

    就连儒家都很难去攻仵和抹黑绣衣卫。

    原因很简单,绣衣卫今天在明面上的职责是:监察不法,核查乱法,查民生之艰难,传黎庶之苦于宫廷。

    这可不是口号,喊喊就过了。

    在事实上来说,目前在关中地区,绣衣卫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压根就不是监视和监察官员、贵族,而是反应民间疾苦。

    各个基层的绣衣卫探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按时报告当地的情况。

    民众生活如何?亩产多寡?是否受灾?人民拥有的土地情况以及极困百姓家庭的情况。

    这些都是公开的,只要带一双眼睛和一副耳朵去看去听就能知道的事情。

    而且也很难弄虚作假。

    因为地方还有着乡亭的里正、亭长、游徼、蔷夫等基层官员可以佐证。

    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中的假民牲畜、耕具和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