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节 恐怖的军队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部族才得以趁乱崛起。

    但你要说什么忠心根基或者凝聚力

    对不起,基本为零。

    尤其是那些主动或者被动加入长林部族的氏族,几乎是一游说一个准。

    短短数日之中,长林当屠在自己都搞不清楚情况的时候,他麾下三分之一以上的氏族,就已经倒戈了。

    没办法,游牧民生活艰辛,哪怕是一个氏族的族长、渠帅,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甚至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农民的生活轻松。

    所以,这些氏族的首领,其实是最容易被收买的对象。

    但也不是所有部族,都像长林氏族这样好对付。

    譬如林胡、蠕蠕,就让汉室的商人们,愁白了头发。

    这两个部族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基层的氏族族长和渠帅,基本都与其首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多数氏族就是从这个部族的旁支。

    即便有糖衣炮弹,也不能轻易打出去。

    合适的收买对象,也很难找到。

    毕竟,做这个撬墙角的事情,而且是在人家撬墙角,必须格外留心,稍不留神,选择的人选错误就可能让自己送命。

    汉元德八年春正月庚子十九。

    安东都护府西部都尉行辕崇化城外三十里。

    尽管,此时安东依然寒冷无比,尤其是崇化一带,更是一个冰雪的世界。

    室外温度几乎是在零下。

    但军营之中,却是气氛火热。

    将士们壮怀激烈,战歌嘹亮,声闻数十里。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在阵阵的唱诺声之中,陈须意气风发的走在一列列军阵之中。

    陈须的西部都尉,如今实际控制了南起崇化,东至安化,北至饶乐水的庞大区域,地盘面积纵横一千里,南北宽达五百里。

    放在战国,这已经是一国之地。

    但在如今的大汉帝国,却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一个化外不毛之地罢了。

    但,辖区内的人口,却是不少。

    这些年来,在陈须带头做了榜样后,整个西部都尉和西北都尉辖区的加恩封国和地方移民之中的豪杰,都大力建设种植园。

    种植园之中,种植着各种经济作物和庄稼。

    这片黑土地,虽然冬季漫长和严寒,但春夏两季的好时光足以弥补一切。

    肥沃的黑土地,滋润着每一个敢于来自挑战的勇士。

    棉花、小麦、水稻、粟米,没有不丰收的。

    而且,亩产远高于内陆的膏腴之地。

    更夸张的是,这里的庄稼,几乎不需要怎么施肥。

    人们唯一需要关心的事情,只有怎么将自己的产出,运去新化,运去平壤,运去仁川港,变成钱的问题。

    所以,为了避免粮食囤积和浪费。

    这一地区,还有着兴盛的畜牧业。

    主要牲畜就是牛羊和麋鹿。

    这一产业虽然发展的时间有些晚,但现在却已经初具规模了。

    仅仅是陈须一人,就拥有超过数万头牛羊和上千头麋鹿的牲畜群。

    自然,相对的,西部都尉和临近的西北都尉辖区内的奴工数量,冠绝整个安东。

    在这里,夷狄奴工的人数,远超汉人。

    平均一个汉人要管理大约三个夷狄奴工。

    好在,陈须麾下左右护法鲜卑候丘可具和乌恒侯乌丸特别给力,为陈须撑起了场子。

    大部分夷狄奴工,都是由鲜卑监工或者乌恒监工在督促和鞭笞。

    而汉人,则永远扮演一个慈眉善目、善良而富有爱心的好主人。

    派遣工制度和归化令的存在,更是大大缓解了奴工与主人之间的矛盾。

    所以,种植园里的奴工们就算有不满,有怨怼,他们的敌视对象也只是乌恒人、鲜卑人。

    对于汉朝主人,夷狄奴工永远是仰视和崇拜的。

    人人都渴望着,自己能够早日服完这五年的派遣期限,然后再通过归化政策,拿到那个心仪的代表了高贵地位和崇高身份的汉室户口本。

    而由于西部都尉辖区种植园经济极为兴盛,而且地方宽广辽阔,移民稀少。

    所以,在此地的移民,基本上都是各类大小种植园主。

    一个最小的种植园主,家里也有上千亩土地,雇佣了数十名奴工,为他劳作和耕耘。

    他们基本上,不需要下地劳作。

    这就使得年轻人得以获得大量的充裕时间来学习各种技能。

    当今天下武人为尊,尚武之风,浓烈无比。

    军中自有黄金屋,军中自有颜如玉,军中甚至还有神格。

    但凡有所追求,但凡胸中有志向和抱负的年轻人,都会选择习武、读书,通过游猎磨练自己的技能。

    而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以及充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