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六百零一节 修改户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甚至在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反攻倒算,摧毁刘彻曾经的一切努力与心血。

    然而,经过了大朝议的公议后,地方利益集团和贵族士大夫们想捣鬼

    一旦被发现,那就是公然挑衅整个统治阶级,与天下人为敌了。

    这样的渣渣的下场,不需要去想就可以知道。

    而有了大朝议背书后,楼船衙门,就可以通过海疆律,在未来数十年,建立起一个以海洋为中心的庞大利益集团。

    就算日后刘彻进了茂陵,哪怕子孙不肖,被人蛊惑,想废黜大汉的海权,想消灭大汉的海权意识

    就得先消灭那个庞大的依附于海洋利益和对外开拓的利益集团。

    楼船衙门,不会和郑和一样,只是孤军作战。

    思虑之间,三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颜异回身面朝刘彻,恭身奏道:“臣启禀陛下:经群臣公议,诸卿于四十八条,百七十三款皆无异议,伏请陛下圣裁”

    刘彻闻言,回过神来,点点头道:“既如此,下御史,请廷尉与御史制法,择吉日良辰,敬献高庙,伏请祖宗神灵共览,然后公于露布,行于天下”

    “诺”颜异连忙拜道:“陛下圣明”

    廷尉卿汲黯与御史大夫刘舍也各自出列,拜道:“臣等谨奉诏”

    这样的立法程序便已经走完,只等廷尉和御史大夫衙门进行编订和用印,最后送到高庙、文成庙太宗、德阳庙先帝,让祖宗们看一眼就能公布天下,成为成法。

    士大夫们则都是肉疼不已,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尤其是齐鲁吴楚一带的官僚,更是一副死了爹妈的模样。

    没办法,海疆律一立法,就等于赋予了楼船威权,并确认了楼船衙门的海上执法权。

    从此,海洋事务的管辖就有法可依。

    更重要的是,这寓意着未来的沿海百姓都可以在海疆律的指导下出海从事他们想从事的任何合法事业。

    渔民、渔业的地位,也从社会的边角地,提升到了与农夫、农业对等的地位。

    这让他们如何舒服

    但也有聪明人,已经在思考着,如何利用和顺应这个变化。

    毕竟,比起在土里刨食,其实海洋的利益更大。

    一船出海数日,就可以带回一整船的鲜鱼。

    价值远超数百亩甚至千亩土地的产出

    而士大夫贵族,本身就拥有远超常人的资源、权力与人力物力。

    利用的好,轻松就可以成就一个海上霸主,所得之利,说不定远超从前

    但能够转过这个弯的很少。

    不过数十人而已,其他人,依旧在哀叹和怨怼着海疆律。

    楼船上下,却都是弹冠相庆。

    楼船将军徐悍更是激动的几乎哭了出来

    立法,不仅仅宣告了楼船的正当性和权柄,更意味着楼船走出了成为一个独立军种的第一步。

    翌日功成之日,他徐悍便可成为楼船之父,为万世所敬仰

    后,又三读通过了、等法案。

    其中河律,是专门针对大河所制定的法律。

    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治理大河而特别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规定了,禁止在大河上游河岸两边五百步内的一切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活动。

    并且规定了,重点的大河堤坝区的责任制度。

    同时,根据这部法律,汉室将设置大河都督一职,秩比三千石,总督大河治理和防洪、堤坝工程的建设。

    河东郡郡守严熊成为第一任大河都督。

    至于则是针对所有水域的防洪工作的指导文件。

    明确提出和指出了,防洪堤坝及其建设,是临河郡县的考绩范围。

    并且明确区分了地方官在洪水、干旱这样的天灾面前的责任。

    对于这两部法律,群臣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只是,地方官们感觉有些压力大。

    这两部律法三读之后,便到了本次大朝议,各方势力都严重关切的的修改。

    户律,是大汉帝国最重要的律法,也是指导地方官治理地方的法律,更是有关社会人伦和家庭责任的法律

    说它是帝国的宪法,也未尝不可

    如今,要修改户律,自然立刻就引发了各方关注。

    而在此之前,户律的修改,已然在舆论界和朝野,都闹得沸沸扬扬。

    儒法黄老,集体关注。

    至于朝野大臣,更是人瞩目

    没办法,户律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直接涉及了国本,谁敢轻慢

    而汉室户律,经过了数十年的沿革,发展至今,虽然依旧可以看到很多秦代法律的影子,但其条文和制度却已经面目全非了。

    颜异拿着那本经过廷尉、兰台和丞相府共同商讨后,拿出来的户律增补和修订的条款文书,站在殿中,只是看了一眼,他就震惊不已,连手都在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