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节 众智(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谓派遣工,名为派遣,实则依然是奴隶。

    不过,相比过去的奴隶,派遣工还是有希望的。

    他们只需要努力工作,同时认真学习汉话,经过一到三年,表现突出者,可以由其雇主向都护府提出申请归化,一般申请都会被批准。

    不过基本上没有人会给自己手下的奴工们申请什么归化。

    但,不要紧,只要你干满三年,期间没有犯法,同样可以自己申请。

    只是这个自己申请,就需要审核。

    审核通过,才能被视为归化民,赐给户籍、土地和宅院,不过这个几率同样小的几乎可以忽略。

    过去三年,都护府只批准一千四百人的归化申请。

    但不要紧,还有路可以走。

    派遣工经过三年工作,提出归化申请,不能通过者,虽然不能入籍,但依律可以准许自赎。

    这个自赎的费用,可以贷款……

    利率非常良心,三年期十三之息而已……

    自赎以后呢,他们当然就还债,本着仁德之心的都护府衙门自然不会坐视这些‘良善之人迫于无奈不得不以身犯法’。

    所以呢,这个时候,推荐制度就来了。

    这次,这些人将被都护府推荐给安东各地的贵族、工坊以及工程之上。

    他们现在享有许多法律的保护,被禁止随意伤害和虐待,且雇主和用工方,还得为他们的安全负责,假如不幸死了,就要赔钱,赔偿额度是其自赎费用的十倍。

    另外,他们还可以选择——假如说他觉得雇主太苛刻了或者太霸道了,可以申请换一个地方工作。

    不过呢……他们依旧没有薪水。

    但却有了温饱和希望,因为依照都护府规定,这些工人可以根据表现,每年每十人中表现最突出的那一个可以自动获得归化身份。

    另外,雇主也可以花钱,替他们申请。

    这个费用是每人五百钱的归化费,只要缴纳了这个费用,任何人都可以立刻获得归化。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制度。

    但这两年来,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上了这个制度。

    因为这个制度是最好的收买人心和拉拢工人的手段。

    每年只要花个几千钱万把钱,就能让几百个工人,为了你死心塌地的干活,不辞辛苦的劳作。

    怎么样都值了!

    更何况,这些被你花钱申请归化的人,依照制度其户籍是挂在申请者的名下。

    换句话说,这些人转了一圈,还是在你手里。

    他们的命运,依然受你影响。

    只要不是傻子,稍微做做样子,玩玩心态,他们就会心悦诚服,感激涕零的跪在你身边,与你生死相随,不离不弃,再没有比这个模式更容易筛选家臣和家仆的方法了。

    而许九,则不得不感叹:“真乃是人杰啊!想出此策的薄公以及其他诸公……果非等闲……”

    安东都护府全境都受杂家影响,相信众智可超越圣贤。

    所以,基本上大部分政策,都是集思广益,与各方商讨,并召集无数人讨论后总结出来的,并非一人之力。

    但越是这样,许九才越佩服薄世。

    因为薄世并非杂家的人,甚至,许九知道薄世其实对杂家思想并不是太感冒。

    他是黄老学的弟子。

    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愿意从善如流。

    从此可见,这位太后的侄子,当朝外戚的心胸了。

    而除了这剩下的‘被盗贼令’与‘驰黄金矿山令’,也都是可圈可点,有着严密的体系和逻辑。

    许九深思良久,觉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在这些事情上有所改进和改良的。

    他只能在其他方面想辙。

    但安东的情况,却远超他想象,比他曾经设想的更为复杂。

    毕竟,他不过是来过两三次安东,与伍被虽然时常书信交流,但书信文字所限,能知道的也比较少。

    这样一想,他便提笔写信,然后叫来一个官吏,叮嘱他道:“去,给本都督邀请平壤学苑的诸公,来新化一聚……”

    现在,他只能向伍被等人求助了。

    好在,这种都督邀请地方名流,询问境内之事,是每一个新任官员到任后的必做功课。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