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 中原有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种日子。

    国人们喜滋滋地说道:“虽不知君子让吾等在麦田里‘混’种菽豆是何缘由,但效果极佳,长势惊人啊!”

    赵无恤含笑不语,只是让他们以后继续如此保持。他之所以让民众们将菽豆和麦子‘混’种,却是因为菽豆科植物有独特的固氮作用,这可是初中生物常识。‘混’种后,田里就相当于多了一些固氮器,后世的麦豆间作也是一项提高作物产量的好方法,不过菽豆增产,则是因为代田法的效果了。

    但无恤并不就此满足,他认为,菽豆的产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他在阅读的典史中看到过这么一句:“齐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一百多年前齐桓公越过燕国,北上征伐山戎时,带回来了一种戎地菽豆,颗大粒圆,十分可口,而且一亩产量是夏菽的两到三倍。桓公之卿管仲对它十分重视,为此还隆重地派人带去鲁国,向周公之庙进献此物,作为两国友好的见证。

    山戎位于碣石以东,辽东辽西一带,所以那戎菽,或许就是后世的东北大豆?

    不过,那条记载中“布之天下”一说显然是不靠谱的,因为赵无恤特地在新绛、下宫问过,都没有这种优良品种,可见这时代农作物和科技传播的缓慢。他决定,等再去新绛北市时,可要找几个齐、鲁商人,委托他们买进一些戎菽种子。

    这玩意就算不用来吃,用作榨油也是‘挺’好的。

    望着殷切地看着他的国人们,赵无恤自然也拱手感谢他们的好意,但却婉拒了实物。

    “二三子若是有心,明早便带着一些去壳清洗过的菽豆来乡寺处,无恤还有份大礼要送予诸位。”

    众人面面相觑,却也对无恤所说的“大礼”十分好奇,聪明人已经猜到了。

    “莫不是君子前些天离开前,嘱咐匠人采石打造的那些物件?不知道有何妙用?”

    勾起了众人心中的兴趣后,无恤却不破,径自带着赵广德等人回了乡寺。

    ……

    求收藏,求推荐……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