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9章 千金市马骨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养士之风已经渐渐兴起,晋国六卿,鲁国三桓,乃至于列国卿大夫都养宾客,招揽贤才。无恤现在势力不大,那些知名的人才不大可能来投靠他,只能乘着这种别人避之不及的机会笼络一二。若是他解救邓析的消息传出,尊贤救难的名声就会广为流传,三邑才能群贤毕至,事业兴旺。

    所以,虽说救邓析入麾下利弊皆有,但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怎能因为良马难驯就起了退却之心?

    无恤决心已定,但眼前两人的争论未停,他顿时皱起了眉。从阚止眼中的挑衅里,察觉到他表现出的咄咄逼人,还有子贡反驳中的愠怒。

    虽然鼓励下臣们相互竞争。但赵无恤却不愿他们敌对,乃至于党同伐异子贡和阚止都是他选定好的重要属下,日后必将重用,若刚见面就如此。还谈何合作?

    于是赵无恤难得板起了脸,喝止了俩人,同时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故人有托,邓析不可不救。”

    子贡面色一滞,垂首叹了口气。而阚止则眉毛高扬,再度迈步上前,申请让自己负责救人之事。

    赵无恤却白了他一眼:“子我熟悉新郑的地形七穆势力防备紧松程度么?邓析家何在?他被囚禁是软禁还是拘禁?”

    阚止气势一滞:“不知,但司寇不是有人在那边么?若能让我来主持,定能……”

    赵无恤却又打断了他的话:“那子我可熟悉他们,知晓他们有何能力,可靠与否,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么?还有邓子怎么救,用哪些人手,得手后如何离开新郑。又如何离开郑境,这些计划可有头绪?”

    “这……”阚止默然了,刚才也是一时头脑发热,但因为他压根不懂郑国情形,所以这会暂时说不出话来,脑子里飞速动着,焦急地想着要如何解除尴尬。

    无恤却转怒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为吏之道,勿焦勿躁,都忘了么?此事你便不必参与了,稍后我另有重用。”

    像阚止这种得志便猖狂的少年人。就得挫一挫他的锐气,但敲下脑门还得给颗枣吃。所以无恤让他去管理留在城北军营那数百武卒的辎重衣食物调配,算是加以“重用”了。

    随后,他转而指派了子贡操办此事。还规劝安抚道:

    “子产子大叔何等英明的人,却不杀邓析,可见其人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所以我也不能不仁。驷歂不胜其辩,故将执而戮之,我的心胸可比驷歂宽多了。能够接纳邓析。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邓析的学说,我自然会加以扬弃,其实我想要使用的,还是他的刑法之才,而不是诡辩之术,这一子贡大可放心”

    虽然子贡不建议让邓析到鲁国西鄙,但无恤知道他这人遵循士的准则,那便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所以把这件事交给他,一定会不负君命的

    实际上,赵无恤此次的举动还有更深层的目的,他总不能单靠孔门儒派的人,还得异论相搅。邓析思想太过激进,但却是树立法制的不错标榜,无恤的目的是兴百家,不是独尊儒术

    ……

    果然,子贡虽然有不同的意见,但还是允诺会认真履行无恤交待的事情。

    如今陶丘市肆已经是几大势力的天下,郑商,齐商,还有楚国贵族,吴国贵族,晋国六卿的私商,彼此间虽然泾渭分明,有竞争,但还没到赤膊上阵的程度,反倒是子贡在此悄然崛起,打破了局面的平衡。

    齐商对赵无恤和子贡依然保持着敌对态度,但精明善变的郑商因为想做瓷器转运贸易,如今却换上了笑脸,所以子贡手下的商贾们在新郑尚有一席之地,有自己的市肆和出入途径。赵无恤早先派人去购置《竹刑》,也在那边留下了一些暗子,搞内部破坏不足,但救出一个人来却是有可能的。

    “具体的计划,你和田贲等商议妥当后实施,切记,若是事不可为,便抽身而退,宁可放弃这次解救,也不要让商贾或冒刃之士死伤”

    此事之后大概会得罪郑国执政,但郑本就是晋鲁敌国,迟早是要彻底翻脸的。有得必有失,其中的利害计较,赵无恤自然明了。

    就这件事讨论了大半夜,等到邓飞千恩万谢地告辞时,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揉着有些疲惫的眼睛回到居室,无恤推门而入,看到案上有麦粉制作的心,用瓷盘盛放着,一样样都是在晋国时他爱吃的食物,还有漆碗里的温汤,这一夜不知道重新热过几次。

    再往内,只见一位肢态窈窕的白衣少女仍未上榻,她一整晚等着无恤归来,如今却怎么也熬不住,正在案几上打着瞌睡。

    就着晨曦,她的侧脸白皙而明媚,眼角有泪,嘴角却带着淡淡的笑……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czdxh042408 , 天马流星炮 ,無塵&公子小白 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