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9章 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啄主人眼球的鹰隼,叛赵氏者,当鸣鼓而讨之!”

    “有人则认为,灵鹊的行为并没有专门的成文律法可以借鉴,但大致可以视为资敌罪,应该将涉案者拘押,将灵鹊收归公家。”

    这是阚止和成抟的意见,在这上,他们竟不谋而合!

    在两人看来,灵鹊这种不受官方约束的民间团体,就不应该出现。赵无恤扶助其建立本就是失策,现在乘着还未壮大取缔之。还来得及!

    “夫子你说,这算不算和灵鹊有关?”

    扁鹊听后。心中一片冰凉,暗道赵无恤果然对这件事上心了。

    ……

    说实话,灵鹊之所以能在过去几个月在西鲁顺风顺水,并在须句顺利完成救治,和赵无恤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无恤哪怕府库再困难,也拨出了一定储藏的医药、钱帛粮秣、牛马辎车给他们,此外还征发了一部分疾医和劳役随行。在政策上,在控制的领邑给医者以方便,能优先使用道路。过关卡也不必交税,在一些地方还有兵卒专门保护。

    扁鹊行医几十年,从未有过这样好的诊治环境,从来没见过这么合作,这么珍惜人命的贵族。

    灵鹊虽然打响了名声,招揽了部分新成员,但依旧不稳固,一旦赵无恤撤回支持,甚至于将他们强制解散。在西鲁行医便面临着重重困难。

    所以扁鹊有时候也会想,自己派遣子阳去齐国,是不是做错了……

    但他并不后悔,灵鹊的建立虽然有赵无恤的功劳和赵氏的支持。但作为第一任首领,扁鹊已经为这个组织,或者说学派的未来定下了基准。

    内经言: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而人命是不分国界的。

    医乃天下人之医,而非王侯卿大夫之私医!

    医者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名望,不是为了财货。不是为了爵位职权,而是为了造福亿万斯民!为了医者仁心!

    赵氏小司寇说过,想要学医者心,治天下疾!那自己便让他好好学学罢!

    哪怕被取缔,被驱逐,哪怕困难再多,贵族们防备之心再重,医者们依旧会行走下去,灵鹊会飞遍九州,迟早有一天,定能找到一片安栖之地……也许能找到吧。

    扁鹊已经做好了被判决的准备,但赵无恤停了片刻,却只是叹息了一声。

    “夫子远在须句,恐怕不知道西鲁本地的士人,还有赵兵军吏们都有亲人袍泽死于齐人之手,百年之仇一时半会无法化解,听闻医者救齐人,自然会有些不解和愤慨。这些意见一度喧嚣其上,但都被我压下来了,因为我知道夫子的用心是好的,只是此时齐国与晋、鲁尚在交兵,用赵氏的资助去救助赵氏的敌人,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

    扁鹊面露惭愧,事后一想,他们做的的确有不地道。

    无恤乘机劝道:“夫子,你的步子迈得太大了,虽然此举也救了一些人,可代价却是让子阳被扣留。想必夫子也看明白了,现如今灵鹊想要一下子飞遍诸国,让列国诸侯卿大夫接受汝等的理想并支持,是不太可能的。”

    “没错,是老朽太过心急了……”扁鹊抬手施了一礼:“不知道小司寇将如何处置老朽,处置灵鹊?”

    这下轮到赵无恤沉吟了。

    ……

    其实在赵无恤的麾下,有成抟等视灵鹊如眼中刺的一批人,却也有支持者,竟是和医家有许多思想共同,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的儒家。

    在子贡、公西赤、樊须等孔门之徒看来,孔子教导过,四海之内皆兄弟,齐鲁虽然交兵,但仁者爱人,齐人也是值得救助的,医者们施以援手本无可厚非。

    儒家最初也是个非官方的民间士人团体,孔门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就有不少齐人,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性”和天下皆为一家的视角。

    激进派的态度让赵无恤开始反思,自己对“灵鹊”这个春秋版人道主义红十字会,是不是纵容太过了。

    但他仍旧希望他们延医施药,治病救人,并在之后几十年间走向全天下,让战争和疫病能少死一些人,让华夏在乱世里能多保留几分骨血。

    只是没料到,一向稳重的医扁鹊和弟子们被这宏大的理想灌晕了头,一下子步伐迈太大。

    幸好齐侯越老越不堪,居然做出拘押子阳这种蠢事来,若是他虚心接受,灵鹊必然会在临淄设置一个分部,齐军的救治和齐国医疗一定能获得提升,到那时候,无恤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

    现如今,赵无恤自然不会效仿杵臼,将灵鹊逼到其他邦国去,扁鹊并不是没选择,前段时间就有他曾救治过的虢大夫之子来投奔,若是逼急了,灵鹊一掉头飞到虢地去,也是为他人作嫁衣。

    他笑道:“我不打算取缔灵鹊,更不会驱逐汝等,那是昏庸的齐侯才会做的事情。”

    赵无恤既不打算按照激进一方的意见加以严惩,也不打算按照怀柔的儒门弟子意见不予处理。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政策稍微收紧一即可。

    扁鹊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