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仲尼弟子(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贡,子贡!快些,要上车回国了!”

    “这就来,这就来!”年轻的端木赐挥笔在简牍上写下了最后一个字,将其用蜂蜡封在木匣中,用粗麻线仔细捆扎结实。

    他准备让前往鲁国的同行将此信捎给夫子,里面有这一个多月来,他听说的晋国政事,还有那项赵氏“止从死”的法令,他敢肯定,夫子一定会对此感兴趣的……

    ……

    比起齐都临淄的繁华奢靡,晋都新绛的雄浑大气,鲁都曲阜要显得狭窄窘迫许多,且带着些鲁人的小家子气。但却也是规划得最方正,民风最为彬彬有礼的一座城。

    无怪乎吴国公子季札访问诸夏时,遍观列国风雅后赞叹道:“周礼,尽在鲁矣!”

    城中几乎每一条巷子都按着周礼规规矩矩建造: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

    这天清晨,在城东偏僻小巷的一口幽深古井旁,正坐着一位年轻后生。

    他眉直眼阔,神情朴实可亲,身上穿着件在冬日里显得略薄的旧儒袍,脚下穿着一双破麻履。虽然破旧‘蒙’尘,却让人感觉他从身到心,干净无比。

    后生左手里拿着一卷竹简,右手里拿着一只木瓢,无事时便就这‘蒙’‘蒙’天光读书,倦时便少歇,渴了便盛一瓢清水饮下,纵然满身灰尘,却一脸安乐。

    他叫颜回,字子渊。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夫子是这样评价他的。

    直到有早起的乡邻前来井边打水,颜回才微笑着站了起来,掸掸身上的灰尘,将木瓢系到腰间,将竹卷仔细藏入袄内。手拢在袖子里,向来人恭恭敬敬地揖了一礼,这才朝巷子里慢慢走去。

    夫子的家宅在里巷深处,面南朝北,院落不大,黄土为墙,足见主人的清贫。

    颜回到时,正好见到一个衣着文绣的跋扈皂隶堵在‘门’口,他捧着一些帛布和礼物,身前簇拥着几名披甲带戈的季孙家兵士。

    那皂隶指着‘门’口气急败坏地骂道:“执政派我等三番五次前来邀孔丘出去做官,他竟敢不出‘门’亲迎?还让你来阻拦?”

    数人推攮,‘欲’推开柴‘门’强行进入,却寸步也进不去,只因为‘门’内有一士人傲然而立。

    求收藏,求推荐……第三更在晚上7以后。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