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四章 平清策、正朔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看到底谁能熬过谁。不过,我相信,李自成李守汉的身子骨都挺好,怎么也比辽贼那个小崽子皇帝能熬。”

    李自成的大顺军,李守汉的南中集团、南粤军,和大明朝廷肯定都要分一份,区别只是分多少,这块蛋糕如何分的问题。南中集团从目前看只需要保证商业利益和新政落实,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维护新的弘光政府的权威了。

    李自成的大顺军早晚是对手,他和南粤军势必会在平定了辽贼之后,为了谁是正统的问题上再度刀兵相见。

    如何才能够造成大明才是正统,让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不得不奉大明为正朔,这个问题摆在李守汉的面前。

    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先后故去后,他们的部下都纷纷选择了同明朝各个政权合作的道路,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唐王、桂王政权的大义名分相结合来进行抗清斗争。

    可是,那毕竟是李守汉所知道的历史。和眼下的局势截然不同。

    大顺军、大西军能够同唐王、桂王等人建立的政权合作,也是建立在清军大兵压境,形势紧迫,咄咄逼人的情况下,而且,这两家都损失了自己的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的先后过世,让大顺和大西两家都没有了可以统帅全军的领袖。所以,为了自家的生存,也必须要和明朝的残余势力合作。这是大顺军、大西军众人的一致看法。

    可是,如今的态势,李自成在河南拥兵数十万,麾下刘宗敏、李过、郝摇旗、张鼐、罗虎等将领与吴三桂接战,双方各有胜负。虽然在各地官绅的纷纷反水下,大顺军步步后退,可是,在李自成和大顺军将领们看来,只要老本钱在,基本盘不丢失,损失些州县城池算什么?而远在四川的张献忠就更是兵锋威赫了。

    川东的曾英、川南的杨展两位打着明朝旗号的起而反扑的地方势力,平寇伯曾英占据重庆,派李占春、于大海驻守夔州、万县,派熊有瑞、冯有庆驻守顺庆;副将杨展占据川南的嘉定、叙州、邛州一带;参将曹勋驻守黎州、雅州;陈铁脚驻守眉州;王祥驻守遵义;巡抚马乾进入合州;总督樊一蘅迁移到纳溪,居中调度;督师大学士王应熊在遵义传檄明军,刻期并进。

    在张定国、白文选和张文秀、马元利的分头督兵进剿下,一触即溃。大西军重新夺回了上述地区,打通了长江航路。

    “驴球子的!有了长江,咱老子这一路杀来所获的金银宝货才能换成甲胄刀枪,才会去打仗!”

    而他的四养子之首平东将军张可望更是主张:轻徭薄赋,以恩止杀。把四川建成自己的根本之地。

    “蜀民虽然剽悍,不知感恩,其实还是因为我大西朝立国日浅,恩义未结,蜀人畏惧疏远,才怀有二心。四川民殷国富,沃野千里,东连荆楚,北接汉沔,瞿塘险要,剑阁雄奇,是真正的形胜之区,兴王之地。臣恐今日弃之如敝屐,他日取之如登天。目前当务之急,应是轻徭薄赋,以恩止杀,另颁新政,与民更始,稳住根基,徐图发展。”

    大西军在四川采取了埋头种田的策略,依托地形天险,任何一个外部势力想要入川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时间窗口好生的发展、巩固一下自己的胜利果实。

    于是,四川境内,除了忠州地面的秦良玉所部白杆兵外,便再无一支成了规模气候的明军。长江之上,大大小小的船队顺溜而下,运载金银财货和川中所出产的猪鬃、桐油等物,逆流而上的,则是各色兵器甲胄,火药火铳,粮油布匹,铁制犁头、锄头等农具。

    这些农具,作为大西皇帝的恩泽,发放给各处州县乡村的百姓,命他们好生耕作。

    如此一来,大顺与大西两家,如何才能奉大明为正朔?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