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无双至和祸不单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紧,哪里还有闲心去刺探军情就算是有,也要考虑些后果。不管怎样,你对各处工场的监控警卫要加强。”

    安顿好了这些涌入的难民,之后便是如何将他们纳入南中军的体系内,让这些人从难民变成劳动力,之后成为为南中军出力的一份子。

    对于安置移民这样的事情,各个部门早就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但是,最要紧最核心的一个要素,被各个部门心照不宣的严格执行着,那就是要打破移民原有的地籍、宗族圈子,漫说同村同族的人在一起居住生活,便是同样来自一个乡镇的都要被打散,这样便是要杜绝原有的地域宗族势力重新繁殖起来。

    “南中只能有一个权力核心。”这是各个部门的工作者十余年来的心得体会,他们也在这样的体系里充分的体会到了好处。

    同已经经营了十余年,财大气粗,且又地处较为偏南的南中军相比。大明安南都统使莫大老爷的辖区的景象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从守汉手中接收的地盘。原本就是劳动力严重不足,大批的人口被守汉裹挟而去。而且,各处乡村中留存下来的大多数是原先与郑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豪强,正好乘着这场蝗灾的机会大肆的买进田地和奴仆。

    于是。前面是铺天盖地的蝗虫用锯齿状的牙齿啃食一切可以充饥的植物。大片好不容易才插下去的秧苗转眼之间便剩下光秃秃的稻草根。原本茂盛的树木枝叶瞬间变成了秃头,恰如马致远所说的枯藤老树昏鸦。

    而庞大的蝗虫群,恰如一群永远不知道疲倦的轰炸机一般。不断地起飞,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前进,沿途还会有别的虫群加入,一旦发现了某处食物较为丰富,便会降落下去,大家开始大会餐,当这里的食物被吃光之后,蝗虫们便会重新起飞,沿着同类们的飞行轨迹继续向前,不断的去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沿途留下的,是大片被吃光的庄稼和只剩下枝干的树木。连人们用来观赏的花草也未能得到幸免。

    “你们说今年的秋粮怎么办”莫得令在自己的府里大发雷霆,因为谈判收复土地有功,眼下他被莫静宽提拔成了户部尚书,掌管着全国的钱粮度支之事。

    可是眼下,全国范围内,这一季的粮食已经肯定是绝收了。秋粮能不能有收成,那是很不好说的。

    “大人,”一名书吏等到他发过脾气、摔过茶杯之后,战战兢兢的向他建议,“不如我们想办法到南方去借一些粮食吧好歹也要混过这一关才是”

    “借你们不抬头看看天没看到那些该死的蝗虫都奔东南方向下去了那边的庄稼比我们这里要好得多,蝗虫都奔那边去大吃大喝了南中军便是再有能耐,又能拿这铺天盖地的虫子奈何”

    他跌坐在椅子上,长长的喘了口粗气,“我怕是这次,难逃此劫了”

    几名书吏面面相觑,也是无话可说,只得一个个悄悄的退了出去,留下莫大人自己在屋子里生闷气想办法。

    莫得令说的不错,南中军在红河地区的稻田要比莫家的多出数倍不止,这也着实吸引了蝗虫们的食欲,但是,当大批的蝗虫展翅飞翔到了这一带之后,却发现不但不太能够填饱肚子,相反,自己有可能成为别人果腹的美食。

    当第一批蝗虫飞抵红河府守汉为自己在红河平原设立的行政机构地区的时候,当地的官员便得到了从河静留守处转了来的通报,命他们将府内官营畜牧场的鸡鸭全部撒到外面去,同时,通报各处州县村镇乡村,凡是家中饲养鸡鸭者,在蝗灾期间一律不得圈养,全部撒到田间地头,让鸡鸭去啄食这些虫类。

    “凡家中饲养鸡鸭者,每只旬日官给价十文,做征发之费,直至灾情缓解。”什么意思就是你家里养着鸡鸭的额,凡是撒出去吃蝗虫的,就算是官家雇佣了它们。每只鸡鸭在这次与蝗虫的斗争中每十天给十文钱作为工价。

    还有这样的好事

    鸡鸭本来在家中养着就要吃虫子、吃粮食的,如今撒出去吃虫子,不但可以省下家中的粮食,稻谷因为蝗灾的缘故比往年有所减少,但是,蛋、鸡鸭、猪肉的产量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想不到,蝗灾过后还能有这么多的钱和稻谷肉蛋鸡鸭入手”

    吴永海将那份南中商报珍而重之的叠好收藏起来,叮嘱儿子,“明年开学,去学堂打听一下,看看这报纸,咱们能不能订阅一份免得有什么好事咱们知道的比别人晚了”

    继续求点击,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未完待续。。

    夺鼎1617txt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