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三章 各有各的烦心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的荆条筐中,交出各自的马匹给他们牵走。几个抚标营的军官,还吆喝着部下动作快些,更带头脱下身上甲胄丢到那荆条筐中。

    往围城之中押运粮草,成功了。是大功一件,他的罪责便减轻了不少。若是失败了,也是战死疆场,少不了朝廷要给一份封典追赠。

    “好!某家去!几时动身?”

    横竖都是一个死,倒不如死的有些价值,有些体面!

    松山堡之中。

    原本夏承德的参将府,如今成了奉命大将军的行辕所在。门前高高矗立着两面巨大的织金龙纛,骄傲的两白旗巴牙喇兵们腆胸迭肚的站立成两排,各自手执兵器从府门前的广场一直到帅堂前。

    帅堂前。几十个和乌眼鸡一样的八旗军官眼睛里几乎喷出火来怒视着对方。如果不是多尔衮与多铎二人在此,以强力弹压,只怕这些家伙们还会大打出手。

    从塔山到松山,八旗军官们被俘获的兵马甲杖辎重粮草晃得有些眼花缭乱。特别是攻克松山后,这座之前担负着洪承畴大营所在地的城堡,到处堆积着粮草甲胄兵器火药炮弹,别的不说,光是被八旗军官们珍而重之的收藏。关系特别好的才互相赠送的救命包,这里就有整整一个院落专门用来堆放。还有整囤整囤的粮食。烧酒,堆得和小山一样的棉衣。

    在这样巨大的物质收获面前,没有哪个军官不为之动容。

    特别是还有数万俘虏,以及松山堡中的子女玉帛可以供大家抢夺一番时,众人都不淡定了。

    跪在帅堂前的几十个八旗军官便是这场风波的制造者。

    两白旗的军官们认为,塔山之战。两白旗死伤人数最多,打得最苦,自然这些俘获的明军兵马,缴获的财货辎重也要先行补给两白旗,不光是兵马要补充。连包衣兵也要补充。有这样想法的,不仅仅是各级军官,便是曹振彦、卓罗这样的梅勒章京级别的将领,甚至多铎本人也是如此认为。

    他们是想到便做到。大张旗鼓的将俘虏的明军选拔精壮编入两白旗,补充战死的旗丁余丁,余下的统统编为包衣牛录。

    数万明军被编为包衣阿哈、余丁旗丁,火铳兵,两白旗的旗丁和包衣们兴高采烈的搬运着仓库之中缴获的各类物资,看着两白旗吃得满嘴流油,兴高采烈的,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

    导火线是从一个极不起眼的事情引起的。

    照着多尔衮在战前所颁布的军令,凡是在塔山前线作战者,“凡是能够守住阵地,并斩杀南蛮一卒者立即抬籍,成为两白旗旗下人,擒斩营官以上者升三级、赏半个前程。擒斩明国副将以上将领者,本王与他结为兄弟,并向皇上请个恩赏,入我大清宗室,腰间多一条红带子!”

    “斩杀南粤军队官以上者,立刻抬入两白旗满洲,提拔为壮大!”

    这一条条一款款,可是在南粤军炮火最猛烈的时候,也不曾在两白旗将士脑海中抹去的。

    清国以军论功序爵位,从一等公到备御,才多少个前程?寻常人很难获得半个前程,往日清军各部,便是斩杀大明的参将,游击什么的。也难加授前程。可是,如今在守卫塔山的两白旗各部当中,身上有半个前程、一个前程的人却是大有人在。

    那些原本是包衣的家伙,因为有战功,摇身一变成了两白旗满洲的旗下人,更因为战功,成了壮大、分得拨什库、拨什库,甚至是牛录章京。最让人看着生气的,便是曹振彦。

    话说曹大才子的祖宗因为作战有功被提拔为梅勒章京,手下管着两个甲喇,这倒也罢了。这个不久前的睿亲王的包衣奴才,因为走了狗屎运,一炮打断了李华梅的帅旗,而造成明军全线大溃退,战后,多尔衮叙功时,当即便赏了他一条红带子,并且亲手给他围在腰间。

    看着两白旗大口吃肉,参与了塔山之战的包衣们一个个趾高气扬,昨日的奴才们转眼便成了和自己一样身份,甚至官职前程还要略微高一些,这如何能够让余下的几旗人马心平气和?

    与这几旗人马相比,随同鳌拜前来的镶黄旗、正黄旗两部人马更是气不忿。好歹这几旗人马随着多尔衮作战,虽然不曾大口吃肉,至少可以跟着喝些肉汤,啃啃骨头。

    别的不说,杜度父子虽然战死了,但是他们镶红旗满洲麾下立功升官抬旗的也是有数百人之多。

    两黄旗有什么?(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