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八章 小儿辈(六)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却是沉不住气了。

    不一会,军需官便气喘吁吁的抱着一堆账本前来报数,从上个月支出的工钱和伙食数量上看,眼下在亚东以南沿着山麓直到海边的筑路大军当中。有接近十万人的乌斯藏劳工,其中大多数都是朗生堆穷等奴隶。

    也亏得都是这些人,这条道路才能蜿蜒曲折的顽强向上修建着。

    “殿下,方才不是说到兵马疲惫、兵力不足吗?”陈列嘉措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今年的新茶,很是优雅的将茶杯放下。“那本官便以乌斯藏特命全权使者的身份在这里向殿下献一策。将这数万朗生堆穷全数献出,编入殿下麾下为兵如何?”

    陈列嘉措这话一出,最为激动兴奋的不是李华宣,也不是在座的各级军官们,而是在门外执勤站班的那些新近才被挑选到李华宣近卫营之中的前朗生,这些乌斯藏的汉子们亲耳听得昔日高高在上的陈列嘉措老爷说出要将那十万修路的朗生堆穷全数送给三殿下,这就意味着那些人从此便是和自己一样,不再是会说话的牲口,而是堂堂正正站在蓝天下大地上的人!是在南粤军旗帜下为了主公而出力搏杀的人!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劳工数目,(也没办法知道。这个数目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今天山石掉落,砸死几个,明天山体滑坡埋进去四十个。后天又因为失足落水淹死了几个。虽然总的数目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工段却是不停的发生着变化。但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执行的是类似包身工的制度,各家贵族们都会迅速的补上空缺的名额的。)但是,李华宣和秦兵卫等人却也知道这个数目的庞大!就算是十中抽一,也能挑选出近万名合格的兵士来。余下的,完全可是胜任长夫和辎重队的活计!

    有了这一万人马。再加上陈列嘉措之前提到的调一万藏兵来归李华宣的西征军指挥,原本有些捉襟见肘的兵力缺口立刻得到了填补不说,因为本乡本土的战士更加适应地理气候环境,他们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远非原先的那些兵丁所能达到的标准。

    “照着贵我两军之前签订的协议。我乌斯藏还将拨出不少于三千人来请贵军帮助训练一番,也好护卫佛爷法驾。”

    又是三千!人们兴奋异常了。这一下兵力便多了不少!如果再在哲孟雄当地招募一些人作为辅兵义勇的话,不要说的发起隆吐山战役,就是一口气打到日喀则,在年楚河谷里饮马晒甲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但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在场的人们。都慑于南粤军的军纪,只能是吞咽着唾沫暗暗兴奋,将眼巴巴的视线都投向了李华宣一个人。不论是屋里面的军官们还是在室外执勤的门巴汉子们,都在等着他拿出主意来。

    “仲麦巴大人,”好半晌,李华宣才从思索当中抽出神来,努力的额平稳了一下心神,“你把这些劳动力都给我编入军中作战去了,那么这条路怎么办?路修不好,后面的弹药给养运不上来,本官如何作战?”

    李华宣作为李守汉的儿子,虽然自小也是锦衣玉食的环境当中成长,但是,却被李守汉丢到普通的学校里接受公共教育。并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公子哥儿。眼下又是带兵日久,历练的久了,考虑问题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角度都有所不同。

    别人看来是件大好事,他却敏锐的看到了事物的而另外一面,那就是筑路工程的停滞。

    可是,谁能想得到,李华宣的担心之处,恰恰就是陈列嘉措的得意所在。

    他仰天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此事自然不劳三殿下挂怀。我乌斯藏虽然比不得南中人口众多繁华兴盛,却也是雪域佛国,随随便便的再弄几万朗生来还是小事一桩的。”

    陈列嘉措的算盘是这样打得:他将这十万会说话的牲畜送给李华宣当炮灰,换来的是他迅速向春丕河谷进兵。那里的土地肥沃程度,丝毫不亚于哲孟雄,气候也是温暖湿润得很。而且,这十万朗生交出去了,对于各地的贵族来说,分摊到每家每户头上的,也不过几十人几百人而已,算不得伤筋动骨。在这些人看来,只当是这些朗生尽数的死掉了,只要能够继续在工地上赚工钱,便是死得再多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再拨些人去出公差便是了!

    “如此说便是甚好!这样,本官也是对你乌斯藏的事情略知一二,每个劳工我支付你五块银元,算是给他们原主人的身价银子,就当本官为他们赎身了!”

    “待这支人马编练好,贵方便可以在哲孟雄选择几处风水好去处修建佛寺,弘扬佛法了!”(未完待续。)

    ps:  对文中提到的兵员价格问题,可以自行去百度一下1930年代长江水灾后国民政府在这一带招募士兵的价格。sf0916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