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难返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略要点上,只要一个堡拖几天,几十个堡拖下来,后金兵在攻打各城和各堡的过程中就损耗的差不多了。

    战略物资分散各堡,民众百姓在战时躲进城池和军堡,更多的军粮军械银两放在觉华岛上,后金没有水师,更加保险了。

    一旦建虏真的大举来攻,只要坚壁清野,各堡固守,应该就没有丝毫问题,可以轻松度过最危险的时刻。

    对孙承宗的理念高第不能说完全的不赞同,用堡垒战术拖延时间,原本就是比大兵团会战的方案要保守和稳固的多。

    沈阳和辽阳加上广宁的丢失,都是早期明军总是试图一战定乾坤有关,如果从广宁就开始只固守各堡而不主动集结主力交战,现在可能后金还被困在三叉河的对岸不能寸进吧。

    高第的态度就是谨慎的赞同,但他要摸底。

    明军将领的应变能力,是否敢支援被攻击的友邻部队,是否能在危急时听从军令行事,另外储备的军资是否完备,军队的饷银军粮是否完全的发放等等。

    身为在地方上三十年的疆臣,高第对部下们的这些手段和伎俩都是太清楚了。

    “这样会出事的啊。”听了钱赞画转述的高第的打算,尽管天寒地冻的环境,赵率教急的都要冒汗了!

    看着钱赞画,赵率教沉声道:“如果咱这里是宣大,我定然配合经略大人,不管怎样也把这些事做下来,这样做下来是有好处的,可以令行禁止,军队听从调度,确定军粮储备和军械军饷等军需充足,战力也会上去一截。在下年少时听先父讲戚、马、俞等先辈的事迹时,发觉当时的九边多半是如此做的。朝廷在饷械和将领的控制上都做的极好,所以嘉靖到万历年间,大明猛然变强,南方倭寇和北方的北虏都被打服了,大明的军队迎来了一个相当辉煌的恢复期,可以说在嘉靖初年,李成梁,马芳,俞大猷和戚继光等名将陆续在北方镇守时,也是大明九边实力最强的时期之一。

    高第要做的,就是九边这二百年下来历任督抚都会去做的事情,实兵足饷,重振军纪。

    “积重难返啊,真的是积重难返。”赵率教自己都在军饷发放和军需等诸事上捞好处,不然他怎么养过千内丁?

    如果高第真的如钱赞画宣称的这样认真做事,对辽西军方做一次彻底的梳理,连赵率教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新经略上任之后,赵率教这样受恩深重的军方重将也是第一时间就表示了效忠。毕竟孙阁部虽然待自己不薄,但大伙效忠的还是大明朝廷,经略就是代表着大明朝廷的意志。祖大寿等军方重将也差不多是一样的做法。

    但如果新经略不顾一切的蛮干,赵率教都不知道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我知道了。”钱赞画也有些心烦意乱,眼前的雪地上还有斑斑血迹,镇辽的大将却说新任经略不能梳理军队,重振纲纪,怎么想都是怎么滑稽,但老于世故的钱赞画也是知道赵率教说的是事实,一旦引发不可测的结果,高第很可能步熊廷弼的后尘,东市斩首,传首九边。

    到时候自己身为赞画,最轻也是军流,很可能就得死在辽东了。

    钱赞画拱一拱手,说道:“赵帅放心,在下一定切实劝谏经略大人。”

    “如此就好。”赵率教微微放心,转而也看向战场。

    半响过后,这个被誉为忠诚厚朴的总兵官长长的叹息一声,意态萧索的道:“看来明早就要撤兵了。”

    经过一番沟通之后,钱赞画也知道眼前这支军队是不能救援十三山了。

    (本章完)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