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理的关坎,迅速成长为老兵。

    城头的红夷大炮更给人安心的感觉,沉重的炮身有近六千斤重,简直是庞然大物,在城头上需要打造极为复杂和牢固的炮架,才能在火炮打放时帮助稳固炮身。

    在每次开火的时候,都是炮口喷出极长的火光,发出叫人耳聋的巨震,然后火炮的炮弹打出极远,落地之后还是使地崩山裂,威势大到叫人不可想象。

    在这样的红夷大炮面前,什么虎蹲炮盏口炮,大将军二将军,还有佛郎机都是统统成了笑话。

    这大炮是大明在葡萄牙人的沉船上捞上来的,其实是海战用的半蛇铳,并不适合陆战。所以大明的车炮营里还是旧式的火炮。这种仿制的大炮被称为红夷大炮,后来被某个喜欢打兔子的清朝帝王加了很多土鳖的名字,其实就是十八磅炮,相对于明军以前的火炮,威力已经足够大了。

    站在这样的巨型火器身边,就算它还没有发出怒吼,仍然是叫城上的明军将士感觉心安。

    一个小将过来请示道:“大人,是否打放火炮?”

    袁崇焕摆手道:“要用到要紧时候,等虏骑攻城的时候再用。”

    “是,末将知道。”小将毕恭毕敬的退向一边,袁崇焕感受到了将士们态度的变化,他很满意!

    在此之前,袁崇焕就是拿身份和地位压底下的人,所以他经常非刑杀武夫,他不想被武人凌驾到自己头上。

    当年毕自肃为辽东巡抚,结果发迟了军饷遇到变兵,被乱兵拿刀架在脖子上,堂堂四品高官被一群丘八又打又骂,袁崇焕清楚的记得,一个乱兵用正反手不停的打毕自肃的耳光,打的巡抚满脸是血。

    后来朝廷息事宁人,打人的乱兵一点事没有,发了军饷便散去了。

    毕自肃生性刚烈,后来兵变平息后也不肯吃东西,饿了十几天后自杀死了。

    袁崇焕把整个经过看的很清楚,当时便发誓自己绝不能落到和毕巡抚一样的下场,好多年过来了,现在他也离辽东巡抚这个位子只差一步,只要守住宁远就肯定是辽东巡抚了,袁崇焕一时间竟是感慨万千,心中思绪十分凌乱。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今天之后,袁崇焕在辽镇兵马中的威望将无人能及。

    在最关键的时候袁崇焕站在城头上,指挥若定,所有的大将分列两厢听他指挥,这在普通士兵眼里,袁崇焕的地位就将无可取代。

    不管总兵是谁,或是谁为副将,参将,又或是谁为总督,甚至是新的经略,任何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没有办法取代袁崇焕在辽东军中的地位,这种地位不是皇帝给的,也不是权术谋夺来的,更不是虚名吹嘘出来的,这是此时此刻站在城头拿性命搏出来的声望。

    有人说,袁崇焕去后,辽事益发无人,从文官节制武将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正确的。

    袁崇焕之后,蓟辽总督换过多任,最出名的就是洪承畴,其也约束不了辽镇诸将,对朝廷的抗压能力也相当的差,如果当时换了袁崇焕,可能事态就不会发展到那种地步,也可能不会败的那么惨。

    当然事后的话没有人敢确定,最少在此时的宁远,袁崇焕对的起他的职责和身份。

    一袭红袍之下是矮小黑瘦的身躯,而在此时此刻,却是威风凛凛,无比高大。

    ……

    晚间时天气寒冷,皇太极进了大帐后立刻有人进来升起火盆,帐篷里暖和了许多。

    在包衣们做这些事的时候,皇太极不动声色的看着,既不说冷,也不说暖和,整个人一直倚在,整个人显得无比深沉。

    其间有一些八旗的贵族和大将来探访皇太极,见四贝勒心绪不宁,情绪不高,便都一一又告辞离开。

    天黑之后,有包衣端来吃食,皇太极简单的吃了几口就叫人端了出去。

    晚饭后代善派了叶臣来访,这人是正红旗的大将,现在是梅勒额真,皇太极知道代善一直把这个心腹大将当未来的固山额真在栽培,他端坐起来和叶臣说话。

    “大贝勒说日子定下来了,后天攻城,”叶臣为人很端方稳重,一字一板的说道:“我们两红旗攻南门,北门到东侧由四贝勒的右翼负责,大贝勒派奴才过来知会四贝勒一声,到时候两门四边一起猛攻,要是一下子就攻破最好。”

    (本章完)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