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6章 七百一十六,能说会道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姜丽是个很大气的姑娘,招人喜欢。更多小说 ltxsba.com?  w?w?w?.?b?i?q?u?

    当年她和唐唯关系最好,很照顾小妹妹,毕业后,她也选择读研,那是她留在京城工作的敲门砖,如今在京城一所高中任教。

    京城的姑娘们不愁嫁,个个都跟公主似地,那条件提的小伙儿都不要不要的,不是所有,却很有主流代表性。

    凡事也都有两面性。

    京城小伙儿面对同样京城的姑娘硬气不来,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遇到那些其他省市,希望留在京城的姑娘们。

    京城是华夏的都,一切资源都优于其他地方,这是不争的事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的更好,那么到京城就是很多有理想、肯付出的人最直接目标。

    为了留在京城,无数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甚至还创造了一些特殊的族群,比如‘漂’。

    如果回到家乡或者其他地方,有些人会生活的很好,但他们不信邪,就一定要留在京城寻找机会,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机会,他们甚至勇敢的放弃尊严,过着令常人无法承受的生活。

    他们很励志。

    他们也值得怜悯。

    也有一些人为他们大声疾呼,却没卵用。

    是否值得鼓励还不好判断。

    从严格意义上说,姜丽已经算京城人,只不过非常的不彻底。

    她的收入水平,能够保证她自己在京城生存下去,却不能让她完全融入京城这个大环境。

    或许是潜意识里的,姜丽同学即将成婚的男方是个京城人。

    两人经他人介绍认识。

    小伙子人不错,实诚,一根筋,家里条件还成,独生子,有正经工作,待遇也还好。

    关键人家父母会过日子,给小伙子积攒了一份家业,在三环内拥有一套四十多平米的婚房,妥妥的好条件。

    条件也得分跟谁比。

    大部分京城姑娘面对这位的条件会笑的,不是没有机会,但小伙子想要找个称心如意的,得碰运气,不容易。

    这位跟姜丽走到一起的小伙也姓王,王昌凯,眼光不低,如今都三十出头。

    他算是一眼看中了姜丽,可能一见钟情就他们那样儿,两人历经多年长跑,终于修成正果。

    只一点,王昌凯的父母对姜丽是相中的,却略嫌弃姜丽的家庭,若不是姜丽拥有京城户口,还是正式的教师工作,恐怕两人之间的事儿很难。

    婚礼是个耗费庞大的事儿,虽然喜庆,可到处都是伸手要花钱的。

    很多新娘子家里都会陪送不少,多少算贴补。

    若没有这些烦心的,除非家里条件好到可以不在乎。

    姜丽家不是,她家完全帮不上,还要靠姜丽帮衬呢。

    在王家那里看,姜家是个穷亲家。

    婚礼的安排,王家全做主,只是略微照顾了姜丽的情绪。

    两桌。

    这是王昌凯家给姜丽家的酒席数目。

    真心不多。

    姜丽家在农村,按照习俗,家里要来参加喜宴的人数是有传统的,最少也要26个人,挤一挤可能勉强够。

    这是家里人,同学呢?同事呢?

    不通知,不邀请?

    肯定不行。

    姜丽不想为了这事儿让王昌凯为难,还没结婚就闹的家里不高兴,光是路费的问题,两人就已经耗费了不少脑筋,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得说姜丽做事儿有板有眼儿,也大气厚道,她自己承担了,工作那么多年,她会攒钱,不像很多年青姑娘都是月光族。

    至于另外订的三桌,姜丽实在没办法了,最后是开口跟唐唯借的,唐唯二话没说,就给了。

    换个人,肯定得数落姜丽婆婆不地道。

    其实还真没到委曲求全的份儿,她未来的婆婆从本心论,人不坏,就是有点嘴不好,心直口快,眼里不揉沙子那种人,可能说话很难听,却未必真的心思歹毒。

    姜丽心很累,她跟唐唯能说一个小时的电话,一是好不容易有个说说心里话的好姐妹,把自己遇到的一些事儿说出来,痛快一番,二一个也是为唐唯有个归宿高兴。

    放下电话后,姜丽就有点睡不着,躺在自己小床上琢磨。

    婚礼即将举行,司仪已经跟小两口过了两遍典礼的程序,说白了就是对词儿,有彩排的意思在。

    其中一项就是双方各自出一个亲友讲话,主要就是对新婚小两口的祝福。

    王昌凯邀请的是他的一个舅舅,大小是个人物,很能讲,姜丽也见过一次,不太了解,但王昌凯说他那个舅舅有时候太自我。

    这是很含蓄的告诉姜丽,千万别把他舅舅说的话放在心上。

    姜丽老师太明白王昌凯是什么意思。

    婚礼啊,至少有一小半人一辈子就一回,姜丽能就和吗?

    而姜丽找的是她姑父,是她家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