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南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标准化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枪,二、三百米距离都可以打死人,这指的是没有披甲的人。

    然因为滑膛枪的缘故,精度极差,命中率很低,却只能放近打,走到几十米距离作战。

    东方是约五十步,七十五米,西方普遍是五十码,不到五十米,英国人更走火入魔,十八米。

    这使得滑膛枪射程再远,火力再大,都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三百米可以打死人,仍然要走到五十米距离作战。

    而这时的后膛枪射程、威力当然不如前膛枪,但五十米距离,就是这时代的掣雷铳后膛枪,用很差劲的麻秸灰火药,一样可以打穿一切盔甲,不论是板甲还是清军的三重甲,而且射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时代的后膛枪技术也不比前膛枪复杂,其实鸟铳后面那个丝转,技术含量更高一些。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用后膛枪?

    后膛枪就算漏气,反正都是几十米距离作战,**气有什么关系?

    后膛枪就算弱些,然跑到五十米距离,前膛后膛威力上又有什么区别?

    特别几十米距离后膛枪优势太明显了,相同的时间内,前膛枪可能只能打三阵排枪,后膛枪则可以打十五阵。

    每五步、十步打一阵排枪,东西方没有一只军队可以承受。

    那将会是一场屠杀,将一大半的敌人打死在几十米的距离内,一口气将他们打崩溃。

    杨河其实也知道东西方这谬区心理的原因,有士兵素质,更有想把敌人拦得越远越好的心理。

    只是想法很好,打不中目标也是白撘,还是必须几十米之内见真章。

    李天南摸着头,佛山那边,各匠大造鸟铳,客人要求也是打得远与准,连红毛鬼也不例外。

    只是远好说,准头就难说,各匠试射,当然可以打得又远又准。

    只是他们是吃这碗饭的,常年累月的下苦工,客人自己打射,就不一定了。

    然在他年轻的心中,火器不是打得越远越好?

    他久在佛山,也听说边塞胡虏的马队尤如疾风暴雨,远远的看了都害怕,官兵们都是一两里就拼命开打,真放到近距离开战,士兵们能忍得住吗?

    不过想想邳州这边位于淮安府,离鞑子远着呢,杨相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他们仔细讨论,敲定规格大小。

    “三钱铅弹的孔径足矣,眼下百步可洞甲的鸟铳皆用三钱弹。”

    “铜栓可与膛径如一,要套入膛中,合缝紧密,再仔细磨去五丝。”

    “阴阳机这边……”

    张出逊、郁铁匠、李铁匠、李天南等人也会参与铳管打制,但在杨河打算中,他们更多会负责铜栓、阴阳机等要害部件打制,还有穿孔,钻膛诸方事宜。

    毕竟是后膛枪,铳管不需要很长,就不需用技术较高的拼接法,而用熟铁板直接卷合,打制铳管需要的技术直线下降。

    只要严格标准,工料充足的话,便是张出恭、张出逊、郁铁匠儿子郁有铁,流亡铁匠牛金锭等人都有这个打制能力。

    而杨河新安铳的口径就定在十二毫米,铅弹重三钱,约十二克左右。

    这个口径大小,铅弹重量足够了,就算清军披着三重甲,五十步距离,一样全部打开。

    最终众人敲定新安铳的大小规格,各部件如何。

    看着木板上的图案,杨河有些神往,以后后膛枪新安铳,就会按这个标准源源不断产生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新安铳还是火绳枪。

    杨河也想改为燧枪,只是……

    燧枪相比火绳枪,最难的不是技术,老实说燧枪的技术也很简单,各种零部件并不难打制。

    最难的是在材料上,没有好钢做弹簧片,就不可能有火率高的燧枪,那还不如用火绳枪。

    目前杨河有两百斤苏钢入库,这些苏钢每一斤每一两,他都有计划如何使用。

    毕竟这钢太贵了,也太稀缺了。

    王琼娥算是有关系,卖了一部分给杨河,然一斤也要六两六钱银子。

    这个价格放在太平盛世,若以米价计算的话,与后世的人民币相对比。

    也就是说此时一斤的苏钢,价格在三千多块钱。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而且不是说有银子就可以大量购买,杨河从王琼娥处得来的消息,苏州那边同行公议,对产量是有限制的,为的是保持高额的利润,跟后世牛奶倒入河中一个道理。

    他买了两百斤苏钢,下次有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还真是用一点少一点。

    也只有用这种钢,燧枪击锤火石才能打着火。

    然杨河要用苏钢的地方太多了,却不可能用在燧枪上。

    ……

    最后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钻枪管。

    大明很多工匠火铳钻膛用的是堕子钢,一种低碳钢,为了避免损伤钻头,钻钻停停,一根枪管要钻一个月。

    张出恭兄弟曾有一根苏钢材料的钻头,所以火器打制又快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