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南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三眼手铳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门打制了手铳用的丝锥,都是苏钢材料精心打制。

    就见张出逊取了加工手铳管用的丝锥,扶着手柄,对着手铳管的后膛口就拧进去,再拧出来,内螺纹就加工好了。

    然后他取来膛塞丝转,柱体上已经用板牙加工了外螺纹,标准什么也是整体如一,任何一个拿来就能用。

    就见张出逊慢慢将丝转拧进去,一直拧到底,拧得紧紧的,这样后膛就封闭不会漏气,要维护什么也便利。

    张出逊露出满意的神情,杨相公设计板牙跟丝锥后,这加工内螺纹,外螺纹,真是太方便了。

    ……

    张出逊又忙碌,杨河与他商议设计的新安手铳颇为不同,却是三个管,每管口径十毫米,每枪管长一百九十毫米,依现在新安庄火药的威力,估计初有三百多。

    又膛内光滑,游隙小,闭气好,射程威力增加,在二十步距离,可以拥有不小的威力,近距离停止作用较好。

    因为又有一批苏钢到来,考虑到哨探马战的特性,杨河下了大本钱,让新安手铳都使用燧结构。

    然后他参考柯尔特单动转轮手枪的原理,使用三个角的单向齿轮,当击锤扳下时,附在扳机上的制转杆会推动棘齿来带动枪管旋转,使得每个枪管的火门孔,正对着击锤火石,然后扣动板机击点火。

    这些物件打制不困难,但需要精细,为防止枪管倒转,还有一个小卡榫。

    这样骑兵作战,就等于随身携带三杆手铳,火力威力大增。

    若转轮枪一样,这样的设计还不怕哑火,三个管,总有一个管可以打响。

    况且使用苏钢作弹簧片,火率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

    新安手铳零配件还是多的,好在有了板牙跟丝锥,螺栓等标准件打制轻松了许多,很多标准件取来就可使用,又早准备了握把,击锤,火镰等部件。

    各管还钻了眼,安了火门,涂了生漆。

    张出逊一一装配好,最后这手铳,就到了杨河的手中。

    此时众人聚在火器坊的靶场中,杨大臣,韩大侠,韩官儿,杨千总,罗显爵,张出恭,张出敬,陈仇敖,曾有遇,胡就义等等,除了胡就业这段时间神出鬼没,靶场上将官云集。

    却是听说杨相公又设计了新火器,都赶来观看。

    还有九爷钱仲勇,他四儿子钱礼爵,他大儿子钱礼魁已经回来,一样挤着看。

    钱三娘打着斗篷,包着帕巾,魔鬼身材凹凸有致,她站在边上,比大多数男人都高,给人以沉重的压力。

    她按着重剑,妙目一样好奇瞟着,那粗壮的李如婉站在她身旁,腰间别着短斧,同样探头探脑。

    新安手铳专门有设计枪套,都是上好的牛皮缝制,枪套后面一样有套环,皮带可以从中穿过,此时杨河连皮带连枪套扣在腰上,他试了试,将手铳插入,又拨出。

    又插入,又拨出,试了几下,插枪拔枪还是便利的。

    他点了点头,细看手中的新安手铳,全长三百多毫米,差不多二三斤,整体手感良好,轻重得当,马上作战正合适。

    三个管磨得非常光滑,都涂了生漆,闪着幽幽的光,一看就是精细。

    握把木制,涂着红漆,光泽良好,给人以大气的感觉。

    后面结构有点类似柯尔特转轮枪的弹匣固座,当然只是类似,因为这手铳是前装的,并不是转轮枪的六巢,但因为扳下击锤时,要带动枪管随之旋转,所以三管后面是包成圆形的。

    然后类转轮座一样,三管可以轻松的旋转,因为里面塞着转杆。

    然后转杆这边有三个角的单向齿轮,还有为防止枪管倒转的小卡榫。

    又击锤有制转杆连着棘齿,扳下击锤,就带动了枪管旋转,这种物理原理说穿了就那回事,打制也不复杂,关键要标准与精细,材料到位,任何一个大师傅都有能力。

    为使枪管不会掉落,固座前口还正好挡住三管上的一道箍,然后临近口部,还有一道箍。

    总体新安手铳重要位置还是制转杆与棘齿,因为这样,才能三管合一,一杆铳当三杆铳用。

    点火装置也很重要,所以固座上有火镰,设计在正上方,后面就是火门,火门为漏斗型,火镰为搓板型,这样火石击下时,可以多多刮下火星,增加火门药燃烧的可能性。

    而火门药,杨河使用的是鹅毛引药管。

    然后火门后面是击锤,可以夹上火石,总体外观,很类似柯尔特单动转轮手枪,除了三个管,还有火镰等等这时代的特色。

    看了一会,杨河试射,张出逊早取来合适的定装纸筒弹药,还有合适的鹅毛引药管。

    因为是前膛枪,定装纸筒一端就要咬去,杨河三根都咬了,然后将三纸筒塞入,用通条塞到底,捅了几下。

    本来膛内光滑,合口铅弹入内游隙已经非常小,再包上纸筒,那真是非常紧,肯定不会掉落,这样将士哨探,就可以事前将弹药装填好,然后塞在枪套之内。

    装好定装纸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