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南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 捷报传扬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想自己恩贡出身,二十年各类杂官煎熬流转,一直到崇祯十一年,才任了这个小地方的知县。

    虽任上辛辛苦苦,重修了睢宁城墙,但自己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钱粮孝敬,考课时在知州,知府那边的评语只是“平常。”

    大明满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府州佐贰首领官,及所属州县大小官,卫所首领官,皆从府州正官考核。县佐贰首领官及属官,从县正官考核,俱经布按二司考核,功司覆考。

    考课之语,不称职、平常、称职、升用,自己这么辛苦,一考时还差点不称职,险险免了黜降。

    按这样发展下去,就算战战兢兢,再考通考时,最多也是平常称职,于对内别用,又是调到某个偏僻地方任知县。

    好在时来运转了,大明最重军功,有这次大捷记下,再考时应该可以升调了。

    第二天一早,高岐凤就叫来铺长司的晁司吏,那司吏早笑眯眯的在官邸外等待。

    大捷的消息整个睢宁城都知道,而报捷的人也是有好处的,成化十四年就申明,报捷的官舍人等,以斩获贼人多寡为次,分赏衣服银钞不等,若大捷的话,甚至报捷的人都会有升赏。

    还是递加的,女直三倍,番贼苗蛮六倍,反贼十倍。

    跑一趟州城,至少一套衣裳,十两二十两银子到手,还可以见见州城上官,任谁都要抢破头,所以晁司吏亲自出马。

    很快高岐凤对晁司吏交待清楚,还给他一封亲笔书信,给州城承发司的屠司吏。

    高岐凤与屠司吏还是有交情的,捷报送到州城承发司,可以第一时间递到知州那边去。

    ……

    邳州知州苏成性接到捷报,不喜反惊,主要是这份捷报太大,让他有些怀疑内中的真实性。

    苏知州快要告老了,讲的是清净为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闹什么乌龙就不好了。

    不理身旁口若悬河,极力吹捧的睢宁县晁司吏,他旁边点头哈腰,满脸谀笑的承发司屠司吏,苏知州慢条斯理的取出一副“叆叇”细看,就是此时的眼镜了。

    以水晶磨成,有鼻卡,还有细绳可挂在两耳上,传说有清心明目降压消炎之效。

    因为以天然水晶石手工磨成,造价不菲,曾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换一副眼镜的记录。

    这副“叆叇”是苏州制,苏知州花了大价钱,他眼睛不好,细看什么章,都离不了这副叆叇。

    又看一遍,苏知州温言道:“晁铺司前来州城辛劳,到库房那边领一匹苏缎,官银三十两……屠承司,你交待厨院那边,好生款待。”

    打发走有些惊疑的二人,苏知州又看这份捷报,理论上他是很相信这份捷的,因为他看到内中杨河的名字。

    有其剿灭焦山匪,铜山匪的前例在前,流贼虽有五千,但以其人凶悍,伏击之下,流贼措手不及,杨河立下这份大功还是很有可能的,余者只是分功罢了。

    看到捷报中自己名字排在首位,苏知州不由笑笑:“这个高蛮子,也开窍了。”

    又看内中杨河的名字,苏成性心中一叹:“可惜自己老了。”

    杨河这年轻秀才他一直在关注,也有抬举他的心思,只是大明官场,超额提拨是意外,排资论辈才是常理,杨河太年轻了,任县练总不过才二三个月,哪能一下子提到州练总的位置?

    可等他资历稍足,自己都走了,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就算自己惜其才,委任其为邳州练总,相应的官衔待遇也很难下来。

    没了从七的官衔待遇,恐怕杨河自己也不愿意来,依苏知州对杨河的了解,这年轻人对官位还是很热心的。

    苏知州的打算,也只是临行结个善缘,临退时,举荐杨河为邳州练总罢了。

    不过看着捷报,他心中还是火热的,大功送上门来,任谁都动心。

    果然为真,有这份功劳在手,不定自己就可以正五的官位风光告老。

    当日,他立时派心腹长随到睢宁城查访,结果验实为真,立时苏成性也坐不住了。

    他逐字逐句的审验捷报,最后郑重盖上自己的印鉴,叫来下邳驿的大使,仔细吩咐交待,让他立选得力马驿前往府城,随身携带他亲笔书信若干。

    捷报送上去,颇有几道门槛,从州城到知府衙门,知府衙门送到淮扬兵备府,最后兵备府送到巡抚淮扬,总督漕运府上。

    每一关,都可能被卡住,苏知州经营数十年,这点人脉,他在府城还是有的。

    同时这马驿怀中还多了驻邳州河务同知黄思恩,驻邳州都水分司主事齐尚贤两封书信,二人也被苏知州商请议事,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要白不要。

    有这功劳在手,考课时都是加分的重点,要得功劳,这点忙也是要帮的。

    二人在府城的人脉也非同小可,确保捷报顺利。

    ……

    “大捷,大捷,邳州睢宁荆山大捷,斩首流贼一千三百级,俘获三百,缴获无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