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南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7章 防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进去时,与母铳腹之间空隙较大,感觉松松垮垮的。不是老炮手,或战事紧张时,可能就会子母两铳口对合不紧密,让火气外泄出来。

    这火气外泄事故非同小可,经常一喷就是数丈远,而且气体灼热无比,烫死烫伤周边的炮手也是寻常。

    杨河心中暗叹,以后还是要普及那种“凸”样形的子铳啊,这种子铳说难不难,却是分两步打造,一步先造出子铳管,与前方炮管口一样大,再外包一个正方形的铸铁或是精铁,露出一截的子铳管。

    然后外包的母铳腹也是正方形,前方的炮管口内缩一截,与外露的子铳管长度相当,再精磨,让二者大小合缝。

    这样子铳管套入,正方形堵在外面,后面再塞入铁栓卡紧,虽这样的结构佛狼机漏气仍免不了,但一些残余温暖气体往正上方漏出,却至少不会伤人。

    但这样的改造暂时无能为力,先将就用吧。

    高岐凤等人还看到圩门两侧不远,墙上各有一架悬楼,非常厚实,广可跨三垛,并出垛外四五尺,每楼差不多可容十人左右。

    杨河道:“流贼擅用‘放迸法’,闻闯贼每攻城,不用古梯冲法,专取瓴甋。他们擅穿穴穴城,圩墙这边没有马面,流贼若到城下,士卒当可居于悬楼内,以火罐灰瓶击之。”

    高岐凤道:“本官亦有所听闻,闻流贼攻开封,生员张坚献悬楼,楼上击之,无有不中者。三门共悬楼六,恐怕不足,还要多造才是。”

    县丞刘遵和忽然阴沉的道:“闻流贼为避悬楼,不剜直穴,更傍剜**以避之,恐怕悬楼无用。”

    高岐凤淡淡道:“有总比没有好,睢宁这三门,流贼不得大部进,就算剜穴,也只是一二个罢了。”

    典史魏崑岗忽然嘀咕一声:“出什么风头,这不,要引来流贼报复了。”

    他声音甚小,众人都没有听清楚,但杨河却是听到了,不由眼中寒光一闪。

    但他没说什么,继续与知县高岐凤等人商议防务,巡视各门,东门、南门段都与北门布置差不多,不过东门外有两处圩门,这守护任务会较为艰巨些。

    最后众人转到西门,外间光秃秃,野茫茫,近城数里,都是荒草连天的荒草地,非常适合大队人马排兵布阵。

    这边也是杨河与知县高岐凤的防守地。

    与余者三门不一样,这边人高的,非常厚实的麻袋土筐绵延了整个墙面,所有的垛口都遮个严实,只人蹲着的位置,露出一些木板隔起的射孔,外大内小,方便视野。

    然后百个新安庄铳手靠在这边,欢声笑语交流着,对可能会到来的流贼大部不以为意。

    然后各人交谈着,一边还仔细用细布擦拭手中的新安铳,个个细致非常。

    几次三番,又在城内,不可避免的,杨河麾下使用可后膛装填的独特火器传了出去,此时见之,不说高岐凤等人好奇,就是典史魏崑岗几人都是探头探脑,极力张望。

    杨河不以为意,后膛枪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此时东西方都有,比如大明的掣雷铳,就是与佛郎机一样,都是从后面装填的火器。

    外界知道又怎么样?

    他的后膛枪之所以有现在威名,不是技术有胜过,而是靠精工与标准化,所以打造出来的火器标准精良。换成此时混乱之极的管理与工匠闭门造车,想复制他的标准新安铳,难如登天。

    他的火器也贵了些,一杆成本要八到十两银子,这个价格会吓跑绝大部分人,对很多官员军头来说,有这个银子,都可以买一门小炮了。

    最大的障碍,则是军士难以克服那种心理压力,相比前膛枪,后膛枪确实射程威力弱了一些。

    对百步距离就急不可耐开铳的官兵来说,杨河这种放到五十步开打,恐怕敌人刚进入五十步,大部分军士就吓得跑了,就算戚家军中的鸟铳,一样是百步距离就开打。

    这也是红夷大炮越来越盛行的原因,一种心理安全,不管能不能打中,把敌人拦得越远越好。

    也形成了一个怪圈,所有人都在研究前膛枪的射程与威力,西班牙名将巴威克就主张:“重型火绳枪要能够在一百码杀死穿着防弹盔甲的人,在四百码杀死穿着普通盔甲的人,在六百码杀死没有穿着盔甲的人。”

    前膛枪能打中人的话,确实能做到这一点,问题是威力虽强,准头太差。再强的火力,为了打中人,还是要跑到五十米距离排队枪毙,结果变成多少强劲的火力都没有意义。

    因为五十米距离,三十多步,后膛枪一样可以打死穿着任何重甲的人,而且打得快,还可以趴着蹲着打。

    果然高岐凤忍不住询问,但听了他新安铳的成本价格后,极为咋舌,就没有了下文。

    典史魏崑岗更又嘀咕:“真是有钱没处花。”

    ……

    对西门的防守,杨河并不是僵守城池,而是依城而战。

    多少历史战史证明,僵守城池,任敌围困,那是最愚昧的做法,所以杨河的方式,就是城上城下而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