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雁过拔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物呈上吧。”

    只见四五个小太监端着盘子就上来了,人手两个,上面放着一些肉鱼、果菜、澡豆、笔墨纸砚。

    韩艺道:“相信各位对这些都比较熟悉吧。不错,这就是月俸。”

    许敬宗纳闷道:“这有何不妥?”

    韩艺道:“许大学士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呀,光这里就有十样,也就是说每个月户部都得耗费不少人力发这些东西,其实发一样就可以了。”

    群臣一听,果不其然,这小子打算减我们俸禄了,十样变一样,这太容易算了。

    李治惊愕道:“发一样?”

    他倒也想,问题大臣们肯定不会答应的。

    韩艺点头道:“不错!就是发钱。”

    群臣眼中一亮。

    韩艺道:“陛下,微臣也是官员,就拿微臣来说吧,笔墨纸砚,微臣家都有,朝廷发这些给我,我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但是我喜欢果菜,或许对于文臣而言,他更加喜欢笔墨纸砚,而非果菜,这就造成了一种浪费的现象,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如果我们将这些东西折合成钱发给官员,官员就可以拿着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每回领俸禄的时候,都是喜忧参半,这点点东西,多又不多,少有不少,难以去交换。”

    这真是太好了!

    大臣们激动呀,韩艺不但没有坑他们,反而为了他们着想起来,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李治倒不是很清楚这芝麻绿豆的小事,毕竟他生来就是王子,但是这月俸的话,他倒是觉得无关紧要,于是朝着大臣问道:“不知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几乎所有大臣都赞成,铜钱肯定是最好的,因为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自由。

    李治一看大家都赞成,于是点头道:“既然爱卿们都赞成,准奏吧。”

    许敬宗突然道:“陛下,此事虽好,可是折合算起来,多少钱,这还得先说明,不然的话,下面的官员会心生恐慌的。”

    韩艺立刻拿出一份奏章呈上。

    上面写明了各个级别官员的月俸,一品官11贯钱,二品官9贯钱,三品官6贯钱,四品官4.2贯钱,五品官3.6贯钱,六品官2.4贯钱,七品官2.1贯钱,八品官1.85贯钱,九品官1.5贯钱。因为这月俸不分从、正的,因为月俸是福利来的,官员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职田和禄米,那方面差一级就差很多。

    李治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价,就给大臣们看。

    大臣们一看,暗骂一句,你丫算得忒也清楚了。真是不偏不倚,刚刚好,估计一品还少了那么一点点,但九品又多了那么一点点,反正差不多,你看从四品官开始,就是没有整数了,可见算得多么细致,他们也没有话说,反正不少就行了,都表示没有意见。

    李治点点头道:“那好吧,就按这数发。”

    韩艺立刻道:“陛下,这些东西原本都是由工部生产的,如今既然不需要发这些了,那么工部理应用不着到这么多人,而我们户部也不需要太多人来发这些东西,正好目前商人急需用人,而且给予的工薪都非常高,工部和户部何不裁人,一来可以减少朝廷的支出,二来,还能刺激工商发展,一举两得。”

    工部尚书阎立本立刻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老臣也以为韩侍郎说得极有道理,近年来我大唐征战较少,百姓富足,四海升平,工部早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工匠了,而外面工匠的工薪日益增加,老臣也认为可以适当的让一些工匠回去自力更生,因为工匠在工部是不需要缴纳税收的,如果让他们回去自由经营的话,还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唐朝官营的工匠,只有小部分是良人工匠服役,府兵制根本就在于服役,只要少部分职业士兵,但是现在工匠行情的见涨,这些工匠多半都是缴纳布帛代征,也就是工匠向朝廷交纳一些钱,我不来服役,这是可以的。但大多数都是杂户,也是低等贱民,比奴婢又要高那么点点,通常都是俘虏和罪犯来的,唐朝打了这么多年仗,俘虏很多,因此官营业是非常庞大的机构。可惜的是,他们制造的东西,都是供皇室和官衙消费的,没有为百姓和国家产生任何利润,不少官员都从中捞一点,反正不是自家的,而且他们不要交税的,现在官衙不需要这么多消费品了,当然可以放他们回去,还能多个人的税收。

    阎立本这人心肠不错,工部不需要这么多人,觉得留着他们耽误了人家,外面的商人都跑去挖韩艺的工匠了,可见私营在膨胀,要是官营还占着茅坑不拉屎,那就不平衡了。

    李治听着也有道理,以前之所以征收工匠,主要就是应对战争,如今就一个吐蕃还在边上,不需要那么多工匠,反正这部分人是为官衙服务的,只要你不动为皇室服务的就行了,点点头道:“好吧。但是有罪之人不能还良。”

    ps:今天三更,中午有一更,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