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工人抵达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以上高温的材料,高温材料的突破,一直到二战之后,才大规模的发展起来,二来,大部分的研究者,对于高温反应和温度计量,还处于初级的研究阶段。

    这种工业化的高温温度计,杨元钊这边也没有,甚至还没有什么头绪,这个大师傅的出现,让他对于水泥温度控制这方面,几乎是可以放下一半的心,再也不担心最开始,因为温度控制的问题,造成的大规模的浪费的。

    有了这样的温度控制经验,如果能够把这个经验推广开来,在没有高温温度计的情况之下,根据水泥的一些形态结构,把握到这个温度的高低,这样,水泥的良品率,还有质量,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一个相当大的提升,不是高标号的水泥,却拥有更高的质量,这对于大量需求水泥的包头来说,不亚于一个催化剂。

    杨元钊手放在这一份资料上面,轻轻的敲击着,之前砖瓦厂的变故,被他以重金来化解的,可也不是没有隐患的,如果不是他用搅拌机,精确配比,代替了大师傅的混料,这样的配方比较的稳定,固定配方和机器代替了大师傅的人力操纵,很大程度上面,减少了对大师傅的依赖,才算解决问题,不然就会起到一个乱子。

    砖瓦厂的配比,是一个小事情,即便大师傅们不妥协,无外乎是寻找别的大师傅,500元的重金,总能够找到,即便找不到,也只是浪费一点点时间而已,烧砖能够浪费多少,水泥就不一样了,原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一炉如果废掉,人工和原料费用非常的惊人,一旦出现问题,结果不是杨元钊所能够承担的,最重要的是,在150个工人之中,有这个能力的,就只有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一个,也就是说,哪怕杨元钊再不愿意,也必须要受到这个大师傅的钳制,否则,不但水泥厂的生产,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影响到水泥厂效益。

    心中很不舒服,对于兴建现代化的工厂杨元钊来说,非常难以接受,可为了一个高温温度计,投入大量精力,进入研究,这也不是杨元钊愿意的,一来这个领域,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之中,都从来没有接触到,另外一个方面,这个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温度计,一般而言,是要寻找热膨胀比比较均衡的金属,或者其他材料作为温度计的核心材质,后世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借助着水银在温度变化的时候,膨胀的比较均衡,作为常用的温度计使用。

    可惜,水银温度计只适合于低温环境,对于500-3000度这样的工业高温领域,没有任何的作用,杨元钊也不太可能投入巨大的精力,去寻找合适的合金材料。

    为难,杨元钊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不管如何,在没有找到替代人选之前,就只能够用这个李明生了,可是必要备选还是必须,想了一下之后,杨元钊对刘澍问道:“泽霖兄,你对于这个李明生,到底知道多少?”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