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油井灭火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井历史,不知道历史,就别说改变历史了,杨元钊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石油大火,无数油井的熊熊燃烧,不但造成了海量的损失,也造成了波斯湾一代的生态危机,几乎整个世界的灭火队都去尝试了。

    正是这个记忆犹新,让杨元钊选择,在国内的石油没有开采的时候,选择了弄这么一个油井灭火队出来,后世的经验,一体机的材料,加上不计成本的投入的,成就了这个油井灭火队的强大,并且在这一次巴库使用上了。

    经过了短暂的磋商之后,双方达成了共识,石油大火可以由中国来对付,一口井也是一笔财富,白白的少,无法扑灭,永远的燃烧下去,跟生产,这是两个概念,整个合作计划的基础,就在于灭火方面,只有灭火完成了之后,才会有接下来合作计划。接下来的合作计划更加的庞大,巴库的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在是有灭火之后,也会交给了中国。

    中国在达成协议之后,立刻让国内的石油灭火队出马,这个时候,每早一天的灭火,就代表着早一天的获得收益的,按照跟德国的约定,其他油田的产量3成,会用于跟中国的交易,而灭火的油田,最少有6成,至于剩下新开辟的油田和增加的产量,则需要细细商谈,原则上,按照4:6分成的方法,德国6成,中国4成,而在德国的6成之中,也有4成可以用来跟中国交易。

    就算按照目前巴库3ooo万吨的年产量,这样的分割方法,也会让中国获得差不多巴库4成以上的产量,如果增产了,会获得更多的,一年15oo万,甚至是3ooo万,5ooo万的石油,足够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和海空军做任何的事情。

    飞机直飞巴士拉,中国的飞机还在保密,可是一队消防队从中国的西北复地,飞往巴士拉,这根本不是问题的,之前就紧急的送过一次特种部队,当时可是数十架,现在加上人员和物资,也不过是4架飞机,稍稍调整,让晚上通过的6地和降落,就可以了,这样的起飞降落,又不是第一次了。

    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抵达了巴士拉,然后通过3b铁路中转,在伊斯坦布尔下车,用越野车跨过千公里的旅程,最终抵达了巴库,然后投入到了紧张的灭火工作之中。

    1o万吨的石油消耗,大量实验,一体机的新材料,用这些塑造出来的石油灭火队,简直是石油大火的天敌,第一天就完成了对巴库最大的48oo吨产量的巨型油井的灭火工作,明火和暗火都已经灭掉,只要把油井重新的树立起来,然后通过修整石油管道,就可以开启生产。

    本身还略有些心不在焉的德国,一下子就欣喜若狂了,48oo吨的产量,换算成美元,每天就有十几万美元,一年数千万,这笔钱,绝对不能说少了,这只是第一个,还有后续的很多,按照一天一个的话,1o天,就可以完成后续的扑灭工作。

    事实上,接下来的工作更加的顺利,只用了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油井灭火的工作,看着一片黑烟,却没有热量的油井,就算是德国方面的石油专家也惊叹不已,按照他们的估计,最少要1个月,甚至是半年才有可能扑灭的大火,就这么轻松的被扑灭了,第一个条件达成了之后,接下来,德国跟中国,将会在巴库石油领域,进行全面的合作。

    ...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