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运力问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沃的土地,也不会有多少的威胁。

    可是,中国人的出马,才10天不到,就灭掉了油田大火,很快,只要稍稍调整,巴库就会恢复原来的生产,甚至青出于蓝,获得的更加的产能,德国已经是难以遏制了,现在又获得了巴库,简直是如虎添翼的,不但可以获得大量的石油,还可以获得相当庞大资金支持。

    俄罗斯是一个什么德行,巴库的油田设备,最少也是20年前了,只要德国拿出新式的设备,产油效率一定会大大的提升的,这样的结果,并不能够让协约国满意,等于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强了德国,本身德国就强大的难以抑制了,现在获得了大量资源和资金的情况之下,协约国会面临着庞大的压力。

    可惜,协约国鞭长莫及,为了支援俄罗斯准备部队,因为北海的战局,无法出马,剩下的,无论是波尔多的守军,还是位于意大利的第二战场,都无法影响到位于中欧,里海岸边的巴库,英法美几次敦促的俄罗斯,让他们在格鲁吉亚开辟战场,可是都被俄罗斯用种种的手段规避掉了,无论是中国,还是德国,俄罗斯都得罪不起,也不能得罪,失去了格鲁吉亚和巴库,仿佛是当头一棒一样,彻底的把俄罗斯打醒了,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俄罗斯的根基,永远都在欧洲,亚洲战局失败就失败了,只有稳定的守住欧洲,取得欧洲作战的胜利,才能够赢得一切,否则的话,德国今年拿下了100多万平方公里,明年再进一步,哪怕是的只前进200公里,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噩梦一样的存在,俄罗斯哪怕拥有再强大的战略纵深,除非在正面战场上面,抵挡住德军的攻击,否则,。灭亡只是时间关系。

    俄罗斯能够抵挡住德国么?哪怕最乐观的,坚定大俄罗斯主义者,也不可能坚信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俄罗斯跟德国之间的差别太大了,战争爆发的一开始,俄罗斯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把目标的重点定在中国的身上,也是这种想法的直接体现,柿子总是要找软的捏,可惜中国不是软柿子,而是铜墙铁壁,俄罗斯最终被撞得头破血流。

    时间进入到隆冬,11月的下旬,整个欧洲的北方,已经是冰雪漫天了,整个欧洲激烈的战局,也渐渐的进入平静,双方进过了一年的大战,各方面的损失都不小,都必须停止战争,****伤口,并且开启明年的计划.

    1915年,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方面,在这个战争开启的第三个年头,分别的展开了军事行动,不在谋求主要战场的胜利,而是选择在分支战场,协约国选择了中东和意大利,虽然在初期取得了成绩,最终,因为兰芳的介入而粉碎,特别是意大利方向,协约国差一点点就成功了,可因为100万的兰芳土人,进入到阿尔比斯山口而受挫。

    反倒是德国,再中国的支持之下,稳扎稳打,不但获得了波兰和基辅地区的7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且把战线引入到了巴库,这个曾经俄罗斯和欧洲最重要的产油区域,世界上闻名的石油城,就这样的成为了德国的囊中之物,并且在中国的支持下,石油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获得了激增,保守估计,德国方面可以获得的交易数额非常的恐怖,不比移民来的低了,只要继续下去,这会成为德国一个巨大的增长点,支撑着德国再欧洲作战的消耗。(未完待续。)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