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航母进驻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命运的,有不小的吸引力。

    整个东南亚,包括菲律宾在内,主流声音是发展,在1916年开始,菲律宾的发展微微的产生了变化,包括马尼拉在内,本来就被扩建到了相当程度的马尼拉港,被进一步的扩大,并且在靠近太平洋的一方,重新兴建了几个军港,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些港口都成型了,中国不遗余力的投入,在建设的时候,考虑的不是经济成本,而是时间成本,在疯狂投入之下,这些港口都是超过规定时间建成。

    美国认为,中国没有在准备太平洋战争,可是中国实际上,是两手准备,对于澳大利亚交给了张孝淮这么一个稳重的,可是对于太平洋的攻击则交给了东南亚军区,总部只是在海军上给予支持,这些在1916年开始兴建的港口,就是为了这些军舰进驻准备的。

    从1916年的5月开始,一个个庞大的战舰,开始进驻到马尼拉军港,包括了总过最大的战列舰,马尼拉是大城市,进驻的只是战列舰和常规舰艇,以往可能并不常见的军舰,现在成为了常态化,这极大的提振了士气。

    马尼拉的军港,本就是在美军军港的基础上扩建的,容量增加到了原来的4倍,足以容纳下南方舰队和北方舰队,可是在马尼拉之外,靠近太平洋的沿岸,兴建的那些偏远的秘密的军港,他们的修建是为了进驻的却是航母。

    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航母的研究,并且在1912年左右,战争爆发之前,完成了第一款航母,由于是新兴事物,这个航母的排水量只有1.8万吨,同时开工了两艘,这样的吨位,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只有45架,远高于护航航母,但是却不如真正的主力正航航母。

    这个航母的出现,基本上是为了验证的,验证航母的战斗力,实验一些航母的数据,为接下来的建造积累经验,实验室研究再多,图纸弄得再多,也不如实际上建造一艘,这一次制造两艘的航母,更多的是成为训练舰和试验舰,在3年左右的时间之中,完成实验和训练工作额400多次,成功的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舰艇艇员和研究。

    正是这些突破,再加上实验室里面,一大批的技术指标得到了验证和提升,中国的正航航母,在1914年9月正式的铺设龙骨,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的航母,一次性开工了6艘,排水量在2.75万吨,这样的大家伙,虽然吨位上不如幻想级,可是系统众多,要求巨大,从1914年9月开始,足足到了1915年10月才算是彻底的完成,总工期超过了13个月,是所有主力舰之中,工期最长的。

    虽然工期长,可是这一款战舰却符合海军的要求,2.75万吨的排水量,满载超过3万吨,速度最高可以达到32节,容纳飞机的数字,也从初代航母的45架,增加到了82架,看起来,这个航母的容量,还是不如二战,二战一百多架飞机的,也比比皆是,但是中国的飞机,可不是那些小飞机,全部都是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的全金属战机,这些战机总量大,体积也大,也就是中国研制出了折叠机翼这才能够容纳这么多,如果还是原来的那种,恐怕容纳的要少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中国82架舰载机的强大程度,是远在这个世界,甚至是二战时期的舰载机之上。

    中国虽然开始研发飞机,才几年的时间,依托着杨元钊强大的发动机实力,加上一体机给予最佳的材料,以及杨元钊对于未来的提点,无论是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等诸多种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相当于二战后期的航母实力,这一款航母,才是中国海军最后的屏障。(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