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祚高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75 中书撬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得最好,除了沈家自己的护卫力量以外,后方便连接着一个宿卫军营,内中长期驻扎着两幢三千余宿卫禁军。除非强兵进攻,否则绝难击破。

    而且南苑分作两部分,外面公开区不禁人出入。真正财货聚集的核心区域,但凡进入其中的,都要各家联名具保,都是有名有姓,歹人绝难‘混’入其中。

    那些在南苑左近流连的凶人,沈哲子略一思忖便猜到应是南顿王‘门’客。先前那么大的羞辱,此王虽然一时间忍受下来,但未必肯就此罢休。其实南苑左近人‘潮’如织,未必能够准确判断出何人心怀不轨意图,但南顿王招揽那些‘门’客形象实在有碍观瞻,多数都如被诛那彭会一般,唯恐旁人不知自己乃是歹人。

    时下局势动‘荡’不宁,因而民间也是‘私’刑泛滥,地方上的强势宗族每每抓住歹人,即便是不害人命,往往也要施以极具标示‘性’和羞辱‘性’的‘肉’刑,给歹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标记。也就是南顿王此类别具怀抱、荤素不忌的人才会将那些刑余之人收入麾下,至于体面一些,他大概也招揽不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最起码在时下而言,沈哲子并不反对那些动辄割鼻、断指的‘肉’刑。因为这个时代局势太多动‘荡’,人员流动‘性’极大,相对的道德感也就薄弱,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以增加人的犯罪成本,才能减少许多令人发指的恶事。

    在这样一个世道求活,真的要讲究宁枉勿纵,不能对人‘性’寄予太高的期望。太平世道可以讲究人道主义,给人以改过自新机会。但在时下,纵恶即就是犯罪。早先小长干一歹人因遇赦放出,对早先揭发其恶行的民户怀恨在心,纵火报复,小长干中数百棚户难民被烧死。若非抢救及时,几乎酿成大祸。

    个例不能代表主体,但时下律法之外确是没有什么过硬的道德标准予人约束。沈哲子近来多与杜赫谈论于此相关,杜家经律相传,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代表时下人对于法制的认知水平。沈哲子对此却并无太深刻研究,许多源于后世的法律观点往往不合时宜,因而与杜赫谈论起来,每每都能有所启发。

    时下的家学相传未必就是完全没有意义,对于知识的传承和保留都有很深刻的意义。但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诸多知识束于‘门’户之中,少了碰撞‘交’流,也少了普世传播的机会,显然是消极意义大过了积极意义。

    沈家虽然也在逐步构建家学,但底蕴仍浅。像是少年营诸多子弟,所学多为庶务技巧之类。沈哲子本身的知识储备,亦不足以自下而上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以进行普世传播,这又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斗争,凭他目下的声望和影响力尚不足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沈哲子就完全束手无策,一方面派人在整个江东范围高价搜罗古籍,增加藏书只是其次,他是希望未来能够在自家主持下完成几项举世瞩目的修书伟业,以逐步确立自家的学术地位。

    另一方面仍在改进印刷术,时下他家印刷品已经渐渐扩充到书籍领域,只是仍然局限在一些道经亦或农书上,而且也没有什么盈利,往往都是搭头赠送乡人。但只要继续努力下去,终究会营造出一个印书加速传播的氛围。

    因为思路的变化,沈哲子并不打算再在此刻将郭诵安排进宿卫之中。他是知道来日庾亮是怎样的昏招迭出,郭诵若先加一层官身,届时反而不好调度。

    所以,沈哲子一方面让人将南苑囤积财货分批调运到曲阿,在那里转运回吴中购买物资以备灾。一方面则让郭诵将曲阿的部曲并军械调集到建康城郊,来日他需要在京畿左近有一部随时能够武装起来的部曲听用。

    当沈哲子忙碌这些的时候,很快便得知江州刺史温峤归都述职的消息,继而心中便有明悟,庾亮应是要打算对南顿王下手了。

    心中还未对南顿王即将到来的下场感慨完,沈哲子没想到自己马上就要面对庾亮施加的麻烦了。

    这一日杜赫来拜见,脸带苦笑将一份请柬摆在了案上:“前日季野兄道我,中书有意辟我,今次相邀,应是为此了。”

    沈哲子闻言后眉头不禁一皱,早先他挖别人墙角不亦乐乎,今次却被庾亮将锄头挥到了自己脚边。虽然他为杜赫造势主要意图便是为了入朝任职‘混’些资历,但中书征辟却不知会他一声,这就有点坏规矩了。

    虽然中书用人轮不到自己置喙,但现在要用的却是自己的人,即便庾亮自己不愿垂询,派儿子来知会一声,也算是有个意思,如今却是把自己闪在了一边。若非他这边墙角还算坚固,杜赫没有‘私’应,否则传扬出去可真要丢了面子。

    “道晖兄能得中书青睐,本是一桩好事,何愁之有。若职位安排不甚合意,即管道我。”

    若换了另一个时节,沈哲子对庾亮的挖墙脚举动还要有所警惕。但在这个时节,他却唯恐庾亮不够大气,许给的官职太小。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