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0章 要命的八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幽禁为废太子,那是最好,否则整日里受他算计,一个大意,难免着了他的道儿。”

    叔宝道:“上将军仁慈。这天下,是上将军相助皇上,亲手打下来的。太子何德何能坐享其成,这江山,理应由上将军您来继承。”

    李鱼听到这里,心中暗想:“没错了,没错了,程知节就是程咬金。这上将军就是李世民,原来老李家在闹家务事。”

    却听李世民轻叹一声道:“其实这么说,有些委屈了太子。论才干本领,其实他并不弱于我,只不过,他是储君,征战沙场、领兵打仗这种事,本来就可能让储君去做,所以这战功,他想抢也抢不了。”

    秦叔宝道:“可是上将军……”

    李世民又道:“可你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领兵征战四方的时候,辎重粮草、兵器甲胄,这些事都是谁在做?都是太子!要调度这些事,何其不易,更何况那时天下纷乱,我父皇所拥不过太原之地,要筹措调度足够的粮草辎重,又不至于天怒人怨,何其不易?但这些事,于太子而言,却游刃有余,太子持政之才,由此可见一斑,其实我也是很佩服的。”

    李世民说到这里,沉默了片刻,轻轻叹道:“可惜,他有他的功,我有我的功,而皇位只有一个。他若登基,能不能放过我,我不知道。我李世民,绝不会把自己的性命,寄望于他可能的怜悯。须得先下手为强!”

    秦琼讷讷道:“是!末将……晓得了。”

    秦王忽地哈哈大笑,随即甲胄声响,想来是他拍了拍秦琼的肩膀:“你不要多想。我这么说,只是对你推心置腹,故而出公允持正之言。即便太子的才干远超于我,这皇位,我也是绝不相让的!”

    李世民忽然提高了声音,十分自信地道:“我相信,我会是一个好皇帝!我不负这天地,不负万千黎庶,不负我心中壮志,那就只好有负于太子哥哥了!”

    李鱼听得暗惊,万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听到这样一个大八卦,足以让他掉脑袋的大八卦。

    其实,虽然历史早经李世民篡改,其实从一些珠丝马迹,还是能推测出真正的史实的。

    当年,东宫属臣朱焕和桥公山突然告发太子谋反,李渊身在铜川仁智宫,而都城在太子手中,李渊是非常紧张的,他派出两员大将对付杨文干,却久战无功,无奈之下,只好动用他的王牌:李世民的精锐之军。

    而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此事曾有一段很精彩的对答,对答的内容表面上当然是父慈子孝,但细品其中味道,却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最后李渊同意事成之后废了太子之位,由其继任太子,李世民才同意出兵。

    但是杨文干横死、李建成自缚赴仁智宫请罪后,他的太子之位并未失去,李渊将东宫的王圭、韦挺流放了,实际上是代太子受过。但与此同时,秦王李世民不但没有得到太子之位,还有一位重要的天策府属臣杜淹也被流放了。

    为什么?

    按照正史所载,天策府在此事件中完全无过,倒是功劳累累啊,平叛有功反遭流放,这是何道理?可是,天策府没有一个人反对,杜淹本人也不反对,秦王李世民,也是一句话都没说。

    这,又是为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可不是大唐的风范,更不是天策府的风格。

    三年后,玄武门之变前夕,李渊下决心牺牲李世民,以稳定大唐江山的时候,听从李元吉的建议,开始削弱天策府势力,削程咬金爵位,结果是程咬金坚决抗旨。李渊又听从李元吉建议,将尉迟敬德逮捕下狱,结果李世民直趋御前,据理力争,到底是请来圣旨,把尉迟敬德又给放了。

    但这次明明立了平叛大功的前提下,天策府属臣遭贬黜,李世民一言未发。

    为什么?

    只能是因为,他理亏。

    从李鱼此刻所听到的情况来看,李建成利用职务之便,壮大自己亲信应该是真的,而此事却被李世民利用了,策反了那两个告黑状的东宫属臣。

    一般情况下,皇帝对于这种事只能是宁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是不可能耐着性子去查明真相再说的。

    那么,皇帝出兵剿拿杨文干,李建成会怎么想?

    他就自信在皇帝面前一定能辩白清楚?

    皇帝这么做,明明就是已经相信了他要谋反啊!

    如何辩解失败怎么败?

    所以,李建成虽无作乱之心,但已陷于嫌疑之地。尤其是当时李世民伴驾,就在李渊身边,他更不敢去。

    他不敢去,那就坐实了他的谋反嫌疑,他要自保,唯有造反。

    这样,假的也变成了真的,李世民若领兵前往镇压,乘乱将之诛杀,那是名正言顺,不仅不存在“手刃亲兄”的诟责,反而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就成了大义灭亲的功臣。

    这一番策划,不可谓不巧妙。而直到目前为止,李建成也确实在按照李世民给他设计好的路一步步地走下去。

    而李世民又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