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午夜话捞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说看到一些评论的观感吧

    先说起点。

    起点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读者之中大能太多,一般没两把刷子也不会来评论区吐槽,就算有,也是0粉丝值看盗版的。

    评论最多的不是挑小毛病,而是对一段剧情的喜好。

    怎么说呢?还是举例子吧,曹觉的支线,这段一致叫好,可惜跳订严重。为什么呢,网文养成的习惯,只看主角,很多人等不到那个,就跳过去了。

    再比果汝南五的剧情,还是很多人看得不爽,要我快点结束。

    说心里话,我也不想写,曹觉那段和汝南王的剧情是我写的最慢的两个地方,一小时500字,从早坐到晚,憋出来两章,还让人说我找理由,更的慢,何苦呢?

    可是不行,必须写!

    一本书,有皮、有骨、有血有肉、你们认为爽的地方,是书的皮囊脸面,好写,往倾国倾城上画呗。

    但是真正支撑一本书,或者说粘住你们的却是骨架!

    不说别的,曹觉的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吐槽群入群的验证问题是:除了主角你最喜欢谁?

    人气最高的就是曹老二。一年之后,可能这本书除了主角,你就能记住这么一个人了。这就是他的作用。现在不喜欢正常,但是他会在后面的情节不断的给你提供思考空间。

    汝南王这一段也是这个道理,现在不喜欢,以后你会想。哪怕你们恨他,说心里话,也比你记不住他要强。

    所以,遇到这种情节别急,山势起浮方现真美,平铺直序,一定长远不了。

    再说qq阅读。只有一个人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位兄弟说:

    “我对宋史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纵然宋朝皇帝各种仁慈,但也挡不住权臣当道吧,你一介小民火速崛起,然后还敢大方谬论?尤其是宋朝大臣什么时候变成实干家了?主角那样讲学竟然有一大堆人去听?还做笔记?宋朝大臣要真这么忧国忧民,宋朝早就一统天下了”

    以上是原文。

    首先,这和皇帝仁不仁没什么关系,第一他是主角,要破局,而且是北宋的局,就不能按常理出牌。再者说,高大上,伟光正的角色写的人太多了,换换口味也好。

    第二如果一个人能平白给朝廷贡献三分之一的税收,换了哪个皇帝都得惯着。当然,别是唐皇、汉武、朱重八这种狠人。

    第三,你确实对宋史不了解,北宋真的不缺实干家,名臣能吏,朝堂地方随便捞出来一个就是大能。这和北宋的政体有关,也和当时的文人环境、操守、只尊大义、没有党争有关,除了对武人这一点上有点操蛋,别的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要看小说里,或者网上所谓的评论贴,你就自己想想,一帮文人,光靠嘴皮子就保了北宋百年无大战,以当时的国际环境,真的不容易。

    至于一统天下你可能不知道,南北宋的北方异族,和汉唐、明清是不一样的。记得看过一个统记。北宋之初,全世界的国家排名,大辽是第一位,国力比大宋强的多。别看后来大宋比辽富,但是军制的原因,实际上也和辽差不多。

    这有点像,现在的华国和毛子,统一?哪那么容易。看小说行,实际情况太强了。

    这里多说一嘴。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后清’也有人说是‘后明’其实我们生活的意识形态最接近的是‘后宋’

    不光文化传承。方方面面宋是最接近现代的。

    有些人有一个误区,总觉得回了古代,普通百性连人都不是了。总拿明清的奴才主子那一套来往大宋里面套,真的套不进去。

    开书的时候有人说,和范仲淹论国事不想活了!骂权贵不想活了!救曹觉殿上发飚不想活了!好吧殿上发飚是有点疯。

    总之,唐之后到在理学出来之前,甚至是大兴之前,百姓还是敢说话的,人民还是平等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句两句说不完,有兴趣,加群,语音跟你们聊聊。

    这么说吧,别说唐奕和范仲淹论政治没事,庆历六年还是八年,具体记不清了,仁宗曾下旨,让全国的百性为国家出谋划策。畅所欲言。官方就鼓励百姓论政。

    至于骂权贵,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很多人让苍山办报纸左右舆论,其实

    北宋是有报纸的,而且是八卦小报

    当然仁宗朝有没有我没查到,但徽宗朝是有的。不但登些民间艳事,官员家丑,连皇帝家的事儿都敢写。这是真的。

    徽宗时期的朝政比仁宗朝昏暗的多吧

    骂权贵?有几个比蔡京的权大?他都让百姓骂的门都不敢出你说骂个潘国为过份吗?

    还有人说北宋生活水平没那么发达

    说几个数据,北宋的城镇化人口占比20%,这个数字相当之高了,没有一个朝代能达到,甚至是接近。

    南宋临安的‘筒子楼’有十层高,住几百户。

    北宋开封的城市设施全到你不敢想象、消防队、公益医院、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