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查尔斯顿的解救者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充数。现在胜利在即,那几个州就算脑子全烧坏了也不敢叛变。林肯和共和党人开始推动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

    参议院共和党占多数,修正案通过了;但众议院民主党占多数,修正案被卡住了。

    林肯乃寻找对手的薄弱部位下手。

    某众议员有在邦联军队中服役的亲戚做了联邦的俘虏,如果投了赞成票就可以释俘。

    某众议员开了间公司,先查一查有没有偷税漏税。如果有,不消说了,一定会投赞成票的;如果没有,要不要政府合同呀?

    终于,凑齐了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的票数,比三分之二最低有效票只多三票。

    整个联邦一片欢呼,人们把林肯比作摩西,带领美利坚走出了埃及。

    关卓凡想:现在,我才可以真正算是米娅口中的“奴隶解放者”了罢。

    哥伦比亚在查尔斯顿以北,哥伦比亚既失,查尔斯顿的后背便卖给了北军,后路随时会被切断,情形仿佛萨凡纳和梅肯,坚守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南军统帅部下令查尔斯顿守军弃城北撤。

    查尔斯顿人感觉大祸临头了。他们早已知晓了亚特兰大和哥伦比亚的命运,也清楚自己在北佬心目中的“地位”。

    和撤离的军队前后脚,查尔斯顿人开始大逃亡。

    北军分出一支兵马,占领了不设防的查尔斯顿。

    临行前,统兵的将领请示:该怎么处置查尔斯顿呢?仿亚特兰大例?哥伦比亚例?还是……更进一步?

    关卓凡:仿萨凡纳例。

    他的口气很严重:查尔斯顿未做抵抗,如果北军予以残酷报复,以后就没人“不抵抗”了,我军无谓的伤亡肯定会增加,什么都没有弟兄们的生命重要。你如果不严格遵守命令,不用上军事法庭,我亲手就“处置”了你。

    谢尔曼没说什么,在查尔斯顿“大操大办”当然爽,但关卓凡的理由——减少伤亡、顺利结束战争,确实更重要。

    于是,查尔斯顿逃过了一个本不可避免的大劫。

    “挽救”查尔斯顿,是关逸轩在美国后世的史评中免于和谢尔曼并居“恶魔”之列的最重要原因,查尔斯顿人尤其感激,为他建起了铜像,称这位中国贵族将军为“查尔斯顿的解救者”。

    哈莱克一班人幻想的类似亚述屠城、王莽京观的美妙场景没有出现。

    查尔斯顿事件是一个分水岭,从南卡罗来纳州进入北卡罗来纳州之后,北军减少了对南方的大规模的破坏,“征集军粮”当然力度不减,但不再烧房子了。

    北军很快得到了回报,在确定查尔斯顿不会被报复之后,萨姆特堡向联邦海军投降,这根引发了美国内战的导火索熄灭了。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