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擎天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尔挨揍,并不是因为他克扣军饷。

    尤其是近代化战争,后勤支援远比冷兵器时代复杂繁难。

    这是朝廷给他加了个“大将军”衔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头顶着这个衔头,关卓凡在他“督办军务”的地区,权威几乎赶得上皇帝:觉得谁办差不力,即便位高权重如督抚,一个折子就能参倒;品级较低的官员将领,甚至可以请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以此来威慑没人敢怠慢军务,保证作战部队的后勤无虞。

    但这个措施的副作用太大。“大将军”可以指挥督抚,不但大大分了中枢的权力,甚至还侵占了皇权,如果有人生不臣之心,可以酿成弥天大患。

    因此“大将军”只能作为“特例”,不能作为“制度”。

    有清一代,只有一个半个例子在前面,一个是年羹尧,半个是曾国藩。

    关卓凡能够成为“大将军”,除了军情紧急,轩军战力强悍,更重要的因为两宫对他有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叫“异数”。

    关卓凡心想,中国军队的作战、后勤制度,必须做彻底的改革,不然,不论士兵操得多好、武器如何先进,也只能对付洪杨、捻、回这种层次的敌人,是打不了大规模的近代化战争的。

    在这种制度下,轩军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假入现在英、法大举来攻,恐怕一样应付不来。

    正在痛定思痛,御姐又发话了:“关卓凡。”

    关卓凡赶忙收摄心神,道:“臣在。”

    慈禧说道:“有一件事,许庚身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轩军的人手,够不够分出一支,驻守京畿?”

    关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样子,然后说道:“回圣母皇太后,轩军各部现下都已派了出去,不过,等陕西的军务告一段落,白齐文部可以分出一半,驻防京畿。”

    慈安、慈禧都很高兴,不约而同说了一个“好”字。

    但慈禧转念想起一事,沉吟道:“白齐文虽然已经恩准归化,毕竟是个洋人,京师寝陵重地,这个……”

    关卓凡说道:“是,确实有所关碍。那么请旨,就让白齐文的副将吴建瀛来带这支兵好了。”

    “吴建瀛”这个名字好熟。慈禧微一凝神,想了起来,问道:“这个吴建瀛,是否就是始终立于营垒之上指挥作战、身负重伤的那一位?”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正是他。”

    慈禧欢然道:“好,这个吴建瀛好,这支兵就由他带好了。”

    在慈禧心目中,这个吴建瀛不但极为忠勇,而且还是一员“福将”:那么多子弹没有打中要害,受了那么重的伤没有丧命,可不是福将吗?

    这样的人带兵,放在身边,既安心,“彩头”又好。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