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 委员会和委员会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军队,不论哪个国家,长官打骂士兵,都是家常便饭。

    以后世标准,不同层级军人间过于显著的差别待遇,也非常普遍。而这种差别,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军官对于资源的过度侵占。这种情况,和长官打骂士兵一样,各国相差仿佛,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所以,如果关卓凡真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他的轩军,一定是当世第一军,什么英国法国普鲁士,都要给他跪。

    还有一层意思,关卓凡没有说出来。

    将监督上官的权力——虽然这个权力还很有限——交到士兵手里,对于当时的士兵来说,完完全全是“开天辟地”。这种从天而降的“主人翁责任感”,能带来怎样的战斗力的提升,是当时的治军者无法想象的。

    关卓凡的“士兵委员会”,灵感当然来自原时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那次著名的“改编”,但也颇有不同。关卓凡手里,“士兵委员会”的权力被大大缩减,本质上是一种积极性很高的“坐探”。不过,相对于本时空这个时代,已经足够用了。

    关卓凡还不能高喊“官兵平等”,但却可以要求“官兵友爱,同甘共苦”。

    他明确要求:实行连、排、班编制后,一,排长要和士兵同宿;二,连长使用的卧具必须和士兵一样。

    和连、排、班编制配套的,是建立“三级连队会议制度”。

    第一级,班务会议,每周一次,全班参加,班长主持,周日晚饭后进行。

    第二级,排务会议,每半个月一次,班长、副班长参加,排长主持。

    第三级,连务会议,每个月一次,班长以上人员参会,连长主持。

    会议内容:

    一,做本单位、本时段的“工作总结”,对参会各人、各部的表现做出点评,“揄扬进步,补阙拾遗”。

    二,传达上峰的各种指示。

    三,研究、布置下个时段的工作、任务。

    信息量很大,将领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脑子里转着念头:这可新鲜,“会议”这个玩意,以前都是高级将领们的事情,现在,大头兵们也要来“会议”了!

    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士兵们可以由此知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做的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而且上下通达,毫无壅塞,政策施行的质量、效率都会大大提高。

    会议一天两天开下来,将领们对关卓凡愈来愈佩服,都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觉,真正是“仰之弥高”!

    说的俗一点,就是“五体投地”——爵帅真神人也!

    *

    PS:明天一更,放在傍晚。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