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趁虚而入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膝跪礼入觐,皇上就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面对“不跪之臣”的皇帝,真是其情何堪啊?

    小皇帝果然激动起来。

    徐桐又慷慨激昂地说道:“夫朝廷之礼,乃列祖列宗所遗之制,非皇上一人所得而私也!若殿陛之下,俨然有不跪之臣,不独国家无此政体,亦上烦厪虑,焦扰圣学,即我皇上恩出逾格,在廷议礼诸臣,问心何能自安?”

    这一段话,非常厉害。

    这一来,跪叩礼为“列祖列宗所遗之制,非皇上一人所得而私也”,若一意行以单膝跪礼,则致小皇帝于“悖祖不孝”之地。二来,所谓“上烦厪虑,焦扰圣学”,是暗示小皇帝尚未亲政,政权掌握在秉国大臣手中即所谓“在廷议礼诸臣”,逼小皇帝行泰西礼节,就是做臣子的,藐视皇帝年纪小,自己做不得自己的主。

    小皇帝最恨的事情,就是欺负他年纪小,拿他不当一回事,徐桐的话,真正是踩到了他的尾巴,不跳起来都不成了。

    徐桐更进一步,将洋使觐见和大兴洋务勾连起来,暗示,洋使做“非分之求”,“议礼诸臣”又答允了他们的“非分之求”,都是近年来办洋务闹的。惹得小皇帝对“洋务”二字,也开始皱眉头了。

    至于“议礼诸臣”以何人为首,“新政”、“洋务”,又是由何人主持?哼哼,这就不用俺徐荫轩挑明了说吧。

    关卓凡不能常川入直弘德殿,小皇帝所求不遂,本来就对关卓凡积有怨言,心里边儿已经隐隐存了一个“你看不起我”的念头事实上,关卓凡忙是忙,可小皇帝这个念头,倒也不算全然冤枉了他。

    徐桐一番高谈阔论,虽然从头到尾未提“关卓凡”三个字,但什么事儿,最后都能归拢到关某人身上去。

    小皇帝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在弘德殿里边,规矩制度拘着,他不能随便发作,可一口气无论如何憋不下去,一定找一个发泄的地方。

    这个地方只能是永和宫了。

    这才有了荣安公主讥讽的那副“谁欠了你二两银子”的面孔。

    这一次,姐弟俩的话,怎么说也说不开来,最终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离开永和宫的时候,小皇帝在心里边大大发狠:“你们都看不起我?好,等我亲政的那一天!”

    (新的一月开始了,狮子向各位书友求一张保底月票,拜谢!)

    *(未完待续)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