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零八章 换了人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矿务局之核心所在。

    这条铁路,便被命名为“唐津铁路”。

    关卓凡一作出设立开平矿务局的决定,便开始着手规划、勘测“唐津铁路”了当然,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彼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召开的那场“铁路会议”,还没有举行呢。

    “铁路会议”一结束,铁路成为既定国策,“唐津铁路”立即大兴土木。

    “唐津铁路”的建设,不惜“偷步”,紧赶慢赶,是因为这条铁路要充当开平矿务局煤炭外运的专线,开平矿务局今年七、八月左右就要正式投产出煤,“唐津铁路”必须赶在开平矿务局正式投产之前完工。

    “乔头屯”为中心的开平地区,富集优质煤矿,但却处于内陆平原,附近也没有像样的河流,因此,必须建设一条通往海港的煤运通道。

    原时空,李鸿章上奏,请准造一条开平至芦台的铁路,全长九十里。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煤炭,拟用铁路运至芦台后,再换船沿蓟运河至北塘出海。

    朝廷不准。

    李鸿章只好从芦台向开平挖一条人工河,试图将开平和芦台用水路连接起来。

    这条“煤河”挖到胥各庄,因为地形隆起,再也无法前进,李鸿章再次上奏,请准造开平至胥各庄的铁路只有二十四里。

    不给造这条铁路,开平矿务局的煤就运不出来;另,李鸿章声称,这其实是一条“快车马路”不用机车,而是用骡马拉动车厢。

    朝廷只好捏着鼻子同意了。

    原时空,中国的第一条正式的铁路唐胥铁路,就这样诞生了。

    那是光绪七年,即1881年的事情。

    现在,是同治五年,即186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诞生,提前了整整十五年。

    还有,唐津铁路全长一百八十六里,几乎八倍于唐胥铁路。

    对了,开平矿务局中国的第一座大型近现代化煤矿,投产的时间点,也比原时空整整提前了十五年。

    真正是换了人间。

    北塘不是“唐津铁路”的终点,它将继续南展,延至大沽。然后,折而西北,以“京津铁路”之名,一路直奔北京。

    规划唐津铁路之时,唐廷枢为节省成本,曾有铺设窄轨的打算,但被关卓凡坚决否定掉了。他通过容闳训示唐廷枢:唐津铁路并非只为开平矿务局服务,这条铁路,必须成为日后中国庞大铁路网的一部分,具体点来说,就是成为“京奉线”的一部分。所以,必须采用标准铁轨。

    关卓凡和约翰逊副总统共同主持唐津铁路的“通车剪彩”仪式之后,将和“美利坚访华代表团”一起,登上中国的第一列火车,奔赴一百八十六里之外的唐山,参观“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的开平矿务局。轩郡王和约副总统将再次主持一次“剪彩”仪式开平矿务局的“投产剪彩”仪式。

    回到大沽后,轩郡王、约副总统将第三次“合作”,共同打下“京津铁路”的第一口道钉。

    之后,京津铁路就要正式动工了。

    汽笛长鸣,彩旗招展,关卓凡心潮澎湃:中国的工业化、近代化,扎扎实实地迈开了脚步!

    而且,步伐将愈来愈快!

    *(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