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三一章 密奏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应”的影响下,内阁、南书房、弘德殿,也不全是原时空的那班人,但是,“穆”字还是进入了庙号的候选,“毅”字还是进入了谥号的候选历史,真正是奇妙!

    就是说,对小皇帝的“盖棺定论”,以及“盖棺定论”的方式、思路,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历史……确实令人敬畏。

    说句实在话,庙号、谥号这个东西,除了极少数真正德行昭彰的皇帝外,大约只有王朝末代皇帝的庙号、谥号,是真正公允、客观的因为王朝末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大多由取而代之的王朝替他议拟,无需任何顾忌。

    除此之外,各朝各代,皇帝的庙号、谥号,都不免“美溢”。如果新皇帝是大行皇帝的儿子,自不必说,怎么也不能自个儿说自个儿老爸的坏话;就算“小宗入继大宗”,为保证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一般说来,总得替上一任的皇帝大大吹嘘一番。

    不过,即便是“美溢”,庙号、谥号,也并非一味的歌功颂德,有时候,也会直述皇帝生平事,譬如前汉的“哀帝”,后汉的“殇帝”;更多的时候,虽然不免“美溢”,但依然会变着法儿,婉转“讽喻”,若有若无的体现着舆情、时论以及儒家道德评价体系的力量。

    原时空,同治皇帝庙号“穆宗”,谥“毅”,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略略跑题,言归正传。

    “庙、谥一道,”关卓凡说道,“臣其实亦不算在行,既然三个字都是合适的,母后皇太后瞅着哪个顺眼,就用哪个好了。”

    慈安再看了看纸上的几个字,说道:“我是不懂啊,不过,谥号如果用‘平’字,或者‘顺’字……唉,大行皇帝走的如此,呃,如此……”

    顿了一顿,“似乎,谈不上什么‘平’、什么‘顺’?这两个字,怎么好像,有点儿……说反话的意思?”

    关卓凡在心中暗暗喝了声彩,那些饱学宿儒的小小把戏,一眼就被这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女’人看穿了。

    “既如此,”关卓凡说道,“大行皇帝的尊谥,就用‘毅’字好了”

    微微一顿,“《论语》曰,‘毅,强而能断也。’《说文》曰,‘毅,有决也。’尊谥为‘毅’,是一个地道的佳号。”

    慈安微笑说道:“好,谥号就用‘毅’。嗯,我想起来了,你原先的爵号,叫做‘毅勇忠诚’,‘毅’确实是一个好字眼儿。”

    “是。”

    “大行皇帝的‘性’子,”慈安轻轻叹了口气,“确实是……‘挺’倔的,‘毅’‘挺’合适的。”

    “是……母后皇太后圣明。”

    慈安不晓得的是,“毅”字还有以下的含义:

    《国语》曰,“强忍犯义,毅也。”这里的“毅”,是残忍、暴虐的意思。

    《说文解字》则干脆直指,“毅,妄怒也”。

    就是说,“毅”字,有其两面‘性’。

    作为臣子、特别是武功出身的臣子,“毅”字用作爵号或者谥号,确实是“佳号”,可是,用在皇帝身上,就不尽然了。

    慈安毕竟没有读过什么书,还是掉进了“饱学宿儒”设下的陷阱。

    “穆、素、哲……”慈安沉‘吟’说道,“瞅着都‘挺’好的,似乎,哪一个作庙号,都是可以的,呃,我是真分不出来了……”

    “‘穆’字本意是‘禾’,”关卓凡说道,“就是庄稼,引申为恭肃盛美之貌,《诗》曰,‘于穆清庙’,《礼记》曰,‘天子穆穆’,都是这个意思。”

    微微一顿,“‘穆’字还有纯正清彻之意,《周书》曰,‘执德布义曰穆’。‘穆’字亦通‘睦’‘和睦’之‘睦’,有醇和温厚之意。”

    “啊……”慈安说道,“这个好!呃,‘穆’的本意为‘禾’‘农为国本’嘛!引申出来的意思……也都很好!”

    “是。”

    慈安刚想说,“庙号就用‘穆’!”转念一想,也不能冷落了“素”、“哲”二字,于是改口说道:“‘素’、‘哲’两个字,又有什么讲究啊?”

    “回母后皇太后,”关卓凡说道,“‘素’字的本意,是白‘色’的丝绸,引申为质朴的意思;‘哲’字,本意为聪明智慧,《尔雅》曰,‘哲,智也。’‘哲’字可以引申为贤明之意,《诗》曰,‘世有哲王’。”

    慈安听着,不论是“质朴”,还是“贤明”,大行皇帝似乎都沾不上什么边儿,“素”也好,“哲”也好,都好像……在说反话似的?

    “我看,大行皇帝的庙号,还是用‘穆’字!”

    “是,谨遵懿旨!”

    慈安提起朱笔,在“穆”字和“毅”字上面,各打了一个圈儿,然后,将那张纸,递了回来。

    关卓凡走上一步,双手接过。

    穆宗,毅皇帝。

    议拟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他之所以一直不肯直接替慈安做决定,就是要看一看,这个同治皇帝,还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穆宗毅皇帝”?

    现在,关卓凡不能不在心中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