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种田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冯去疾和李斯相继告病了?”

    章台宫中,嬴子弋躺在榻上,听着一旁的内监禀告道。龙腾小说 ltxs520.com

    “按照章程办吧!”

    像是冯去疾和李斯这种级别的官员告病,朝廷都是要送汤送药,大加慰问一番,以示对老臣的恩遇。“是,陛下!”

    内监刚刚要退下,嬴子弋挥了挥手,说道:“等等!”

    那内监回过身来,禀手躬身而待。

    “冯去疾与李斯为大秦元老,劳苦功高。今特加封冯去疾雍县千二百户,李斯虢县千户。”

    “是,陛下!”

    殿宇之中,嬴子弋的座位之下,一众人屏息而立。

    张良,陈平,萧何,韩信,彭越,盖聂,卫庄等人俱在其列。

    听完嬴子弋的话,众人皆是默然。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的天子虽然不如先帝一样用法苛深,然而一举一动,却是让人不能小看。只不过数月,当今的天子合纵连横,一系列手段而下,关中的那些大小卿贵全都恭服。

    这关中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小至一县之长,上至一军统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过度,重要的职位都掌握在了当今天子的手上。

    而冯去疾与李斯都是先帝时的臣子,此刻告病,无疑是在为致仕做准备。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刚刚说到哪里了?”

    嬴子弋拿起了桌案上的一颗葡萄,塞进了嘴里,问道。

    “回禀陛下,各处的常平仓基本已经修筑完毕,从敖仓之中调转的粮食也已经相继有百万石。此刻各郡的粮价已经基本稳定。”萧何禀手而道。

    冷兵器时代,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便是粮食。历来粮价暴涨,不可遏制,都是乱世之象。自秦灭六国以来,废六国钱币,而使用秦半两作为官方的货币。

    但是在偏远的郡县,六国旧币依然在被使用,甚至秦半两反而被当作劣币。为何?地方私自铸造钱币泛滥,而重要的资源粮食依然大量掌握在当地六国旧族的手上。

    当然,要想稳定粮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嬴子弋坐在榻上,瞥了一眼卫庄。在粮食运送各县的过程中,其中就有不少莫名的匪寇想要拦截粮船粮车,至于下场么?

    卫庄的凶名此刻已经传播河东上党等各县。据说在当地,只要提及卫庄的名号,都可以止小儿夜啼了。

    玄策军出,地方豪强莫不颤然,深怕成为下一个开刀的对象。而卫庄的那柄鲨齿剑,此刻已经成了玄策军的标志了。

    感受到嬴子弋的目光,卫庄并没有多余的表情,一副淡然的模样。可是就是这淡然的模样,让一干江湖喋血的亡命之徒噤若寒蝉,能够躲多远就躲多远。

    “常平仓是地方的储粮体系,用以稳定粮价,但眼下仍然不是最为重要的,那七十万刑徒安置的情况如何了?”

    “已经分置各郡,在上郡,汉中郡的两批已经先后到达,开始了屯田事宜。只是南阳郡那里,肯去的却是少之又少。”萧何言道,言语之中多是无奈。

    这次安置屯田并不是强制性的。既然帝国大赦天下,那七十万刑徒就已经是帝国的平民,不再是奴隶了。

    谁人也不是傻子,眼下帝国东西对峙,南阳郡与三川郡乃是两方相持的主战场。

    一方通武关,一方乃是重镇荥阳。说不定敌军什么时候就打来了,去屯田,可是要提心吊胆的。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肯去,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后方种田,只要过个几年,这田地就是自己的了,多好!

    嬴子弋点了点头,这也是人之常情。

    “陛下,此刻关中的战车已经有许多已经损坏,诸冶监上奏请新铸战车三百乘,用以替换旧有的战车,以备军用,轻陛下定夺。”

    少府章邯说道。

    如今西域已经稳定,嬴子弋的封地被分作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各自派遣郡守,县长。而嬴子弋的三万骑军,就驻扎在昭武城,也是西域都护府所在,用以震慑西域诸国。章邯,李左车则被相继调回,授予要职。

    “战车么?”嬴子弋细细的想了想,又问道:“韩信,如今龙骧营和骁羽营的十万健儿如何了?”

    韩信上前了一步,禀手而道:“骁羽营的五万人已经迁往了关中,而龙骧营中的五万人已经安置在了上林苑,日夜操练。”

    “全面废止战车,令诸冶监先行打造五万副马具。”

    战车在战场之上,威力固然强大,然而局限性也相当的大,不但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而且战场上的作用相当的局限。

    战车用来冲锋陷阵自然所向无前,但是也止限于此,用处却往往没有骑兵多。尤其是当马鞍马蹬的出现,培养骑兵的价值往往比战车要更加有利。

    “陛下的意思是?”韩信试探的问道。

    “没错,朕要打造十万骑军。”嬴子弋肯定的说道。龙骧营和骁羽营中十万健儿乃是自小挑选入营地,进行的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