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红楼第一美女?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贾环正是知道秦可卿是这样的性格,才这么提醒秦可卿。他这么突兀的暗示,秦可卿不在心里想几天才怪?贾环最后那句话,换一个断句方式就是:你要小心珍大哥,原是好意,不要出了什么事故!

    又闲聊了一会,李纨亲自带着素云、碧月送贾环到院子门口。她今天给贾环的经义水平所征服,自是要为儿子贾兰结交这样的“良师益友”。

    但李纨刚对贾环发的感叹:“环兄弟要是不出府读书的话,我倒希望你有闲暇来我这里和兰儿一起读书。”

    如果你要是信了这话,那就是图样图森破。李纨是见贾环要出府读书才敢这样表达下亲近之意。真要贾环天天来她家里,她得担忧的睡不着觉。

    贾府里都知道老太太、太太不喜欢贾环。她如何敢和贾环来往过密。后果她承担不起。

    送至院门口,李纨得体的祝贺道:“环兄弟明日出府读书,大嫂在此祝环兄弟早日高中!”

    环哥儿这个称呼,在李纨这里已经变成了环兄弟,这是对贾环的尊称。表示是同辈人。而“哥儿”这个称呼就有点长辈的意思。

    美人相近,幽香扑鼻。李纨穿着浅蓝色的衣衫,容颜秀美。举手投足都有一股婉柔的少妇韵味。宛若水墨画中走出的古典仕女。真正的仕女。现代社会那些沾满了烟火或铜臭气息的女人无论如何包装都比不了。

    贾环行礼,“谢大嫂吉言。”然后告辞离开。

    贾环心里还是蛮喜欢李纨这样韵味的少-妇美人。当然,李纨和秦可卿相比,还要少了几分女人娇媚的韵味。已为人-妻的秦可卿堪称绝色尤物。评分95分偏上。

    但李纨的学识、才情要优于秦可卿,她可是能在大观园诗社中评诗的女人。女人的美丽,是容貌加上气质和才情。两人气质不同,各擅胜场。

    顺着甬道往回走,贾环回头看了眼李纨院,心里悠悠一叹。他在为秦可卿感叹。这是个遭遇悲催的美人儿。

    7月份祭祖时,他和东府的嫡孙贾蔷聊了几句,贾蔷和贾蓉是好友,他当时想起秦可卿的事情,就有些感慨。

    贾环知道即便他提醒了秦可卿,而且还提供了“一把刀”:以一氧化碳杀人的方式。贾珍强迫秦可卿显然不止一次。但以秦可卿柔弱、娇怯的性子未必敢激烈反抗,将贾珍给干掉。

    但可能也于事无补。

    贾珍作为宁国府的主人,将儿子贾蓉骂得很孙子一样。他要强上秦可卿,秦可卿绝对躲不过去。因为,贾珍下手的机会实在太多太多。

    而对秦可卿而言,她是无法离开宁国府。她的丈夫贾蓉又不能保护她。几乎是一朵娇媚的鲜花等着被猪拱。

    知道悲剧要在某个时间节点发生,而他无力阻止,这是贾环为秦可卿感叹的原因。

    要挽救秦可卿的悲剧,除非是贾环在这一两年内找机会将贾珍给干掉。但贾环通共才和秦可卿见过几面?今天才是第一次正式见面说话。

    他可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为一个见过才几面的美女去杀人。这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想法。

    而且,不管哪个朝代,杀人都是犯法的。这么做最大的可能是:他和贾珍一命换一命。从此,贾蓉和秦可卿愉快的生活在一起。

    贾环摇摇头,将心里的情绪驱逐出去,回到自己的住处。和晴雯、如意说笑几句,坐在书桌边,整理着他的思路。

    贾环提笔在纸上写了几句: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是一个迷啊。

    很多红学家都在研究她。她的身世是迷,她的死是迷。

    对秦可卿的研究,最出彩的当属刘心武先生。他认为秦可卿是废太子之女。贾府的衰败就来源于收留罪太子之女。贾元春因为告密而才选凤藻宫。秦可卿因为身世被皇帝赐死。

    但精彩的观点不代表是正确的观点。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讲到半路给红学家轰下去了。贾环不认可心武先生的观点。

    还有红学观点认为,秦可卿的死是贾府败亡的原因之一。皇家的女儿,你说弄死了就弄死了?导致贾府被势力强大的皇族报复。还有她的棺木超规格等。

    但贾环也不认可这些观点。

    从政治博弈,历史权谋的角度来说,贾府衰败被抄家最大的原因是贾贵妃贾元春死了。她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王子腾在贾元春死后,随即就死于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而对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贾环而言,秦可卿是一个即将有着悲催遭遇的美女。至于她身上的迷,就让它成为迷吧!

    第一呢,贾环没打算贾府的猪队友们混。管他们呢。

    第二呢,即便秦可卿是公主,是亲王之女等等身份,但只要贾府自身的实力强大,她的死亡就不会对贾府造成倾覆的危险。

    原著中,秦可卿死于十一年,而贾府到前八十回终结时红楼十五年,也只是出现衰败的景象,还没有被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