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七章 燕王、太监、祖师爷、你不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立即衰落。她死了,他管!他保蜀王一世富贵。

    宁淅愣了下,随即,用力的点头,“学生愿意。”

    自母亲死后,天空都是黑的。此时,空荡荡的心中,仿佛重新找到了依靠、支柱。

    …

    …

    燕王宁淅的冠礼,是在贾府族学中孔圣像前进行的。简单,而不是庄重。

    贾环赐表字:子文。希望宁淅好好读书,汲取知识,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另外,给皇子赐字,颇多忌讳。他总不能赐“叔德”、“为善”、“中正”吧?

    宁淅在圣人像前叩首,礼成。宁澄闹着要庆祝。他的表字,自会由吴王取。贾环应允了,让宁澄先去三元酒楼定位置。将宁淅叫到他的书房中说话。

    “先生…”没有外人在,才十四岁的燕王宁淅,跪在贾环面前,哭的泣不成声,直剖心意,“我母亲死了。她是被人害死的。还有贾皇子。呜…”

    贾环没说话,目光越过宁淅,负手看向书房窗外的景物。

    许久之后,贾环收回目光,扶起宁淅:“子文,不要怕他们。知道吗?”

    宁淅含泪点头,“是,先生。”他听的出来,贾环心中有数,已经知道凶手是谁。

    贾环温和的拍拍他的肩膀,“去吧!”目送宁淅离开他的书房。很多话,他不能对宁淅明说。

    局势混沌的如同一团黑暗的阴云。他认定刘公公是幕后主使。但是,刘太监人在皇宫之中,他能办刘太监怎么办?是啊,很多人都在劝他,不要闹。因为,天子会很不喜欢。

    然而,他怎么可能就这样认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他有他的计划。

    首先是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搞清楚,幕后黑手是谁。再才是制定计划,干掉他。

    …

    …

    蜀王陈说,宁淅加冠,只是四月底的一个插曲。贾环送走薛蟠,于四月二十六日晚上,在内城的陈太监置办的院落中,见到他。

    陈太监陈赋言是贾元春的贴身大太监。贾环离京之前,和他见过面,千叮万嘱,然而还是出事。

    陈太监将他的妻子打发走,站着,自己打了自己几个耳光,“啪啪啪”,在深夜中,很清脆。陈太监道:“奴婢没有,对不起小主子,对不起贵妃娘娘,对不起贾大人,奴婢该死。”

    贾元春近来情绪一直不是很稳定,时而不吃不喝的发呆。陈太监、宝琴两人服侍左右。两个月过去,再加上贾母、王夫人时常进宫觐见,宽解她,且得知贾环复仇的态度,情况才渐渐的好转。所以,陈太监此时才能出宫。

    而贾环希望见贾元春一面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元春,无法出皇宫探亲。她只让王夫人说,她将于雍治十六年的元宵回贾府省亲。

    深夜里九点多,灯火一点点,光线幽暗,房间中,潮湿而闷热。

    贾环看着陈太监打完耳光,这才轻轻的问一句,“陈公公,我、元妃对你如何?”

    陈太监羞愧的道:“恩重如山。奴婢有负贾大人所托。”他不想推卸责任。

    贾环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叠文书给陈太监看。

    半个时辰之后,贾环上前一拳,将陈太监打到在地,高声痛骂道:“王八蛋,这么大的事,你说一句,不小心就完了?凤藻宫里,哪个太监、宫女的来历,你不清楚?你这个背主的奴才。别以为我杀不了你!”

    陈太监府中,一名中年男子,看着窗户上闪动的人影,听着贾环的怒骂,陈太监的哀嚎,微微一笑。目送贾环怒气冲冲的出了陈府。

    消息,当天晚上就传到锦衣卫。当京城所有人都认为贾环要搞事情,在引而不发的阶段,锦衣卫怎么可能不盯着他?

    …

    …

    四月二十八日,凤藻宫中的大太监陈太监盯着一对熊猫眼,被贾贵妃被贬到浣衣局:罪名是他在贵妃面前犯了个小错。但真正的原因,朝廷内外传遍:

    贾环认为陈太监是内奸。因为,贾贵妃罚陈太监的当天,其母刚见过她,带来贾环的口信。

    然而,陈太监并不认错,在浣衣局中时常大骂贾环傻逼。

    京城的路边社中,对贾环的这个判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贾环是在故意找替罪羊,下台阶。有人觉得,陈太监配合、暗害贾皇子的概率还是很高。

    不管怎么说,随着贾环的第一只靴子落地,京中的氛围忽而松起来。似乎消散的还有西苑中的不满:贾环看起来,还是比较懂事的。

    朝政开始由春天的京察,转向增收商税的事宜,已经开始由零星的讨论刊发在真理报上。

    五月初二的晚上,何大学士派次子何以渐到贾府中请贾环到家中一叙。

    在国朝,领班军机大臣,已经是人臣的巅峰,是属于可以不用讲规矩的人。贾环于晚上七八点,到何府中。很多来求见何大学士的朝臣都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